來源:西安市教育局 2025-04-01 22:39:18
為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增強學生體質,市教育局制定《西安市中小學強健學生體質若干措施》。明確提出,2025年春季學期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間休息時間延長至15分鐘,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每學期組織開展“最美大課間”展示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西安市中小學強健學生體質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體育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強健學生體質,著力解決校園“小眼鏡”“小胖墩”問題,按照《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要求,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結合我市實際,制定西安市中小學強健學生體質若干措施。
一、強化體質健康監測評價。
各學校要嚴格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做好學生體質健康的全面監測、評估、干預和評價,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定期對學生肥胖、視力不良等問題進行預警和有針對性地干預。小學將體質健康測試情況記入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記錄手冊,中學將體質健康測試情況記入學生檔案,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業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的重要指標和內容。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抽測制度,市、區縣(開發區)每年組織專業機構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抽測,市級抽測人數不低于全市學生總數的20%,各區縣、開發區抽測人數不低于轄區內學生總數的30%,抽測結果作為區縣、學校教育質量及校長工作評價的重要指標。
二、實施每天1節體育課。
2025年春季學期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各學校根據實際優化調整課程、課時設置,將每天1節體育課編入課表,并向家長公示。小學1-2年級可采取“4+1”模式,在原4節體育課的基礎上,增加1節體育游戲課;小學3-6年級和初中7-9年級可按照“3+1+1”模式,在原3節體育課的基礎上,增加1節體能課和1節球類、田徑類、體操類、水上或冰雪類、中華傳統體育類、新興體育類等特色體育活動課。高中階段學校適當增加體育課時。嚴禁削減體育課時,嚴禁其他學科及活動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時。因天氣等原因影響室外體育課正常開展的,要充分利用室內場館開展體育課教學活動,優先確保學生當天體育活動時間。
三、提升創新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運動技能形成規律,聚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教學模式,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重點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運動技能和球類、中華傳統體育類等專項運動技能,讓學生掌握1-2項終身受用的體育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良好習慣。體育教師要積極創新體育課內容和方式,增加體育選修課和特色課程,加大大單元教學在課程體系中的推廣和應用,科學制定體育課運動負荷,鼓勵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VR體驗等新技術,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富有成效的體育教學。教學科研部門要加強體育課備課和教學指導,打造一批有特色、可借鑒的體育精品課例。
四、開展課間陽光體育運動。
2025年春季學期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間休息時間延長至15分鐘,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每學期組織開展“最美大課間”展示活動。各學校要加強組織安排,充分利用學校場地條件,因地制宜開展跳繩、皮筋、毽子、沙包、乒乓球、羽毛球等簡便易行的體育游戲活動。要鼓勵教師走上運動場,走入學生中,設計開展形式多樣的“微運動”,引導帶動學生走出教室、走進陽光,呼吸新鮮空氣,適當運動、休息、同學間聊天交流。體育教師要合理布置“體育家庭作業”,確保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有條件的學校體育場館節假日、寒暑假向學生及家長開放。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