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5-03-29 06:12:34
14”乃“
【速記口訣】背轉順限緊,二稱乃判斷
【諧音】背轉順陷井,二層乃判斷
【奇思妙想】
記憶時同學們要這樣聯想:
礦井塌陷,幸存的礦工們背著傷員,轉身順著塌陷的礦井往二層逃。在那里,他們欣喜地發現有風吹進來,他們判斷前方一定有出口。果然,他們找到了出路,得救了。
【釋義舉例】
“乃”字用法有三種:
1、用作副詞。也可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于是”“就”等;還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等。
例如: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師說》) (逆轉相背)
②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活板》)(順承)
③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限制)
④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曹劌論戰》)(緊接)
2、用作第二人稱代詞,一般作定語,相當于“你”、“你的”。
例如: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兒》)
3、表判斷,譯為“是”或“本來是”。
①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