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5-03-19 23:11:17
第9課 秦統一中國
一、秦滅六國
1、統一全國的條件:①民心歸一:人民渴望結束戰亂,統一天下。②綜合國力(主要條件):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超過東方六國,具備統一的條件。③雄才大略:秦王嬴政重用人才,積極策劃統一大計。
2、秦朝建立(秦王掃六合):公元前230年,開始統一六國的戰爭,先后攻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世紀20年代),秦國完成統一大業,建立秦朝,定都咸陽。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3、“秦國”與“秦朝”的主要區別?
(1)地位與時間范圍:?秦國(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是周分封的一個諸侯國,?臣屬于周。?而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在秦國滅六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國的存在時間早于秦朝,?秦朝標志著秦國的結束和封建帝制的開始。?兩者的轉變標志著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2)統治者的稱謂:?在秦國時期,?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秦王”,?而秦朝時期,?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開創了千年封建帝國之先河,?標志著中國封建王朝的開始。
(3)大事記:①秦國:秦趙長平之戰、商鞅變法、修建都江堰、消滅六國。②秦朝:確立中央集權制度(三公郡縣制)、鞏固統一措施(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輛和道路寬窄、修馳道、開靈渠、北擊匈奴修長城)?
二、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1、指導思想:秦始皇以法家思想為指導思想,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2、國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總攬一切軍政大權。嬴政自稱“始皇帝”,史稱“秦始皇”。
3、中央政府(三公九卿制):設丞相(行政)、太尉(軍事)、御史大夫(監察),稱為“三公”;三公之下,設置掌管財政、宮廷等事物官員,稱為“九卿”。
4、地方政府(郡縣制):廢除西周以來的分封制,推行郡縣制,郡縣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縣制的普遍推行,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使地方處在中央的管轄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統一。標志著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是中國由貴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專制制度的標志。
三、鞏固統一的措施
1、文化方面:統一文字,把小篆[zhuàn]作為通用文字頒布全國。
2、經濟方面:①統一貨幣:圓形方孔半兩錢。②統一度量衡。
3、交通方面:①陸路:車同軌,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并修筑貫通全國的道路(修馳道)。②水路:開靈渠(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溝通湘水和離水,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4、軍事方面:①統一嶺南,開鑿靈渠。促進了嶺南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加強了南北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方式。②蒙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5、思想方面:重法輕儒,“焚書”、“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加強思想控制。
6、制定法典:秦朝法律非常嚴苛。
四、功過秦始皇(一分為二辯證看)
1、功: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推行郡縣制,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國歷史上開創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的新的歷史時代;他還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促進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確立的一系列新制度對奠定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業有開創性的貢獻,順應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潮流,被稱為“千古一帝”。
2、過:沉重的賦稅;徭役和兵役繁重,好大喜功,濫用民力;嚴刑苛法;鉗制思想,焚書坑儒。
五、秦始皇陵兵馬俑: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體現了高超制陶工藝水平。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