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5-03-04 00:34:38
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
1.政治思想
(1)“禮”:要求人們能夠以禮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把禮作為立國立身的基礎。主張“克己復禮”。(2)“仁”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最高準則。①仁的含義:仁者,愛人,包含仁愛、關懷、體諒、容忍等一切美德,是為人處世的最高道德標準。②關于仁的做法:“克己復禮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對政府向百姓課以重稅,應“節用而愛人”。③評價: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有進步性;仁愛有等級。(3)“仁”與“禮”的關系:把倫理范疇的“仁”和政治范疇的“禮”密切結合,形成“中庸”——強調“過猶不及”和“恰如其分”,實現“和而不同”。
“中庸”既不是簡單的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間路線。其追求目標是在不同時空環境中盡善盡美又無可奈何的最佳方案。它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且完全服從所要達到的道義原則。
2.教育思想(1)創辦私學,打破官方壟斷辦學的傳統。(2)教育對象:孔子倡導“有教無類”,擴大了受教育的對象,從而使文化教育下移。(3)教學實踐:重視啟發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強調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4)教學方法:善于“因材施教”。(5)學習方法:強調學與思的關系,學習與復習的關系。“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
3.地位和影響(1)對中國:①古代政治: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穩定社會、緩和矛盾、維護一統,后來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②古代文化:以仁、禮、道義為核心的儒家深層思想內涵,滲透到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規范之中。③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傳統,產生了深遠影響。
(2)對世界:①亞洲:漢朝以后,儒家典籍傳入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對這些國家產生深遠影響。②西方:明清以后傳到西方,歐洲一些思想家從儒學中得到啟發、借鑒和鼓舞。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