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數字規則
有效數字注意:
①近似數的精確度有兩種形式:精確到哪一位;保留幾個有效數字;②對于絕對值較大的數取近似值時,結果一般用科學計數法來表示,如:890000(保留三個有效數字)的近似值,得8903000≈8.90×106。③對帶有計數單位的近似數,如2.3萬,他有兩個有效數字:2、3,而不是五個有效數字。
有效數字的舍入規則:
1、當保留n位有效數字,若后面的數字小于第n位單位數字的0.5就舍掉。2、當保留n位有效數字,若后面的數字大于第n位單位數字的0.5,則第位數字進1。3、當保留n位有效數字,若后面的數字恰為第n位單位數字的0.5,則第n位數字若為偶數時就舍掉后面的數字,若第n位數字為奇數加1。
如將下組數據保留三位45.77=45.843.03=43.038.25=38.247.15=47.2
近似數規則
近似數的混合運算,可按運算順序和近似數的計算法則分步計算,但中間運算的結果要比最后結果多取一位數字。
例:計算3.054×2.5-57.85÷9.21。
3.054×2.5-57.85÷9.21≈3.05×2.5-57.85÷9.21≈7.63-6.28≈1.4
根據已知數據,最后運算的結果要取兩位數字,因此,中間運算的結果要取三位數字。
平均數
平均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數據的個數,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它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
通常,平均數又可以分為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調和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平方平均數和指數平均數。
在統計工作中,平均數(均值)和標準差是描述數據資料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的兩個最重要的測度值。其公式為:總數量和÷總份數=平均數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