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2-11-08 15:18:46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3年中考考生復習方法:家長們如何助力孩子中考 ,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的成績總是在班里倒數幾名,這樣下去中考是不是沒希望了?””孩子最近情緒很浮躁,壓力很大,這樣下去該怎么辦?”“我很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可他卻總嫌我嘮叨,嫌我煩,現在都不理我了”……近一段時間,我校很多初三教師都接到了類似的“求助”電話。這些“求助者”都是正在和孩子們一起備戰中考的考生家長,他們都想知道,在中考復習還剩一個多月的時候,應該怎樣成為孩子的好幫手。
我校心理老師認為,家長在初三考生中考復習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在學業方面,家長很難對孩子有直接的幫助指導,但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家長卻是孩子最依賴的支柱。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抱有很大期望,并在生活中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可因為沒有掌握科學的方法,這種期望和關心卻給孩子造成了壓力,甚至引起孩子反感。
1.不要一心盯著重點校
在關于考試焦慮的來訪案例中,相當一部分孩子的考前焦慮情緒是受家長影響造成的。對于中考的重要性,其實很多初三學生并沒有非常明確的認識,所以談不上緊張。倒是家長們,考慮到孩子今后的前途、發展,一心想讓孩子考入重點高中,而忽略了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水平。家長們過高的期望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焦慮心態也就不可避免了。
解決方法:要讓孩子有個好心態,家長首先就得擺正自己的心態。中考確實很重要,但它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唯一一次機遇。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合理的估價和正確的期望,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被重點高中錄取,考不進衢二中、龍中,也不意味著就失去了美好的前途。當家長以一種寬容、寬松的心態看待中考、看待孩子的成績,孩子身上的負擔肯定會輕松不少。
2.不要總把關心放嘴邊
家長們總是想讓孩子無時無刻都感到自己的關心,而這種關心除了生活上的照顧外,就是經常掛在嘴邊的詢問、叮囑。家長們總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成績怎么樣……殊不知,孩子在學校里緊張學習過后,回到家已經非常疲勞和煩躁了,再聽到家長的嘮叨,情緒肯定更不好。
解決方法:遇到大事要鎮定,學會傾聽,有時“不說”的效果要比“說”好很多。很多時候,孩子們需要的不是一個教育者,而是一個傾聽者,特別是在中考復習的沖刺階段,當孩子把話說出來以后,內心的壓力和緊張情緒就能得到一定緩解。如果家長一定要“說”,那就說一些對孩子有幫助的話。比如,孩子現在面臨哪些問題,能不能幫他找到解決方法。
3.不要打擊孩子自信心
有些家長不顧孩子的自尊心,動輒就對孩子批評訓斥,“你真笨、真沒用”“就你這樣的成績,還想考重點高中”這類批評最容易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中考前就開始自暴自棄。
解決方法:在中考沖刺階段,信心對于考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長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應該給予他們最大的信任和鼓勵。即使孩子的成績暫時落后,沒能達到家長的期望,仍應給他們鼓勵。多從孩子身上挖掘長處和優點,對于他們每一點的進步都及時鼓勵和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慢慢建立起信心。
4.不要做甩手掌柜
孩子“全托”沒我事,有些家長覺得孩子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于是在考前幫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讓輔導班的老師代替學校和家庭擔負起輔導孩子學習和生活的責任。家長以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排,實際上,這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行為。這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認為在自己人生最關鍵的時刻,沒有感受到家庭的親情和溫暖,和父母疏離。而且,這種孩子升入高中后,因為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會對學習感到更吃力。
解決方法:如果說中考是一道關,那么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闖關”。中考復習沖刺階段,孩子的身心都脆弱、敏感,因此更需要家長給予親情的溫暖。因此,家長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應該抽出更多時間和孩子一起度過這段關鍵時期,和孩子一起在“闖關”中成長。
5.不要草木皆兵瞎打聽
有些家長總害怕孩子如果不“補課”就不能取得好成績,于是到處打聽哪里有小班。這樣盲目找家教的結果,往往擾亂了孩子正常的復習計劃。
解決方法:家長可以先向孩子了解一下,在復習中孩子存在哪些問題,需要什么幫助。然后,可以到學校向老師咨詢學校的復習計劃和節奏,針對孩子存在的問題,請老師“出招”,幫助找到解決方法。這種做法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漏洞,并及時有效地進行修正、彌補。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