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07-23 11:29:08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初中政治中的"一二三四"記憶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
“一個中心”,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二”:
1.“兩個基本點”,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2.“兩次影響最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即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3.“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經歷的兩次高潮”,即1917-1923年形成的歐洲革命浪潮,1945-1959年形成的歐亞革命浪潮。
4.“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奧、臺保持原有的制度長期不變。
5.“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兩個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6.“中華民族的兩大歷史任務”,即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繁榮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個任務已經完成了。后一個任務,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的艱苦奮斗。
7.“當今時代兩大主題”,即和平與發展。
“三”:
1.“三個階級社會”,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2.“三次科技革命”,即工業革命、電力革命、新科技革命。它們的標志分別是: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電力的廣泛應用,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技的發明和應用。
3.“中國探索資本主義道路的三次嘗試”,即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的維新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的辛亥革命。
4.“三大改造”,即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對個體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由此全面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5.“三個有利于的標準”,即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面對從未遇到過的所有問題,都要以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標準。
6.“基本國情中的三大問題”,即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
7.“三個大臺階”,即我們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從而使我國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
8.“三個代表”,即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三步走戰略”,即黨的十三大制定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體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50年,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10.“三個尊重”,即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
11.“三次歷史性巨變”和“三位偉人”,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制度;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相應產生的三位偉大人物是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四”:
1.“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四個階段”,即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3.“‘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培養“四有”公民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
4.“四大工程”,即西部大開發中的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
相關推薦:
點擊查看更多知識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