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1-09-04 17:34:32
1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⑴氣候:所有的氣候因子都會對水土流失產生影響,其中暴雨是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直接動力和主要氣候因子,暴雨雨滴大,降雨動能大,濺蝕力強,形成的徑流來勢猛,歷時短,強度大。
⑵地形地質:地面坡度、坡長、坡型等對水土流失的產生有重要影響。巖石性質影響風化物和土壤類型的形成,同時影響風化物和土壤的抗蝕能力。此外,巖層的傾斜度對水土流失也有影響。
⑶植被: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幾乎在任何條件下植被都有阻緩水蝕和風蝕的作用。良好的植被,能夠覆蓋地面、截持降雨、減緩流速、分散流量、過濾淤泥、固結土壤和改良土壤,能減少或防治水土流失。植被一旦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就會產生和發展。
人為因素
人口增長快,環境人口容量嚴重超載,不斷破壞植被開墾荒地,過度利用自然資源,導致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耕地(主要是坡耕地)比例過大,農業經營粗放,生產水平很低,天然草場超載放牧,退化嚴重,不能發揮生態防護效益,造成水土流失加劇,生態環境惡化。
二是“越窮積累越少,積累越少越窮”的惡性循環。另外,濫挖、濫伐等人為破壞活動和近年來生產建設項目不注意水土資源、自然植被和水土保持設施保護,人為造成新增水土流失。
2我國水土流失的危害
1.使土地生產力下降甚至喪失。中國水土流失面積已擴大到150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億噸。土壤中流失的氮、磷、鉀肥估計達4000萬噸,與中國當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當,折合經濟損失達24億元。
2.淤積河道、湖泊、水庫。浙江省雖然水土流失較輕,可是省內有8條水系的河床普遍增高了0.2—0.1米,內河航行里程當前比60年代減少了1000公里。。湖水面積由1954年的39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已縮減到2740平方公里。更為嚴重的是洞庭湖水面已高出湖周陸地3米,這就喪失了它應承擔的長江的分洪作用。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3.污染水質影響生態平衡。當前,中國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江、河湖(水庫)水質的嚴重污染。水土流失則是水質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長江水質正在遭受污染就是典型例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