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1-04-30 11:32:50
2.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專門性發展素質評價、綜合實踐與創新成果三個部分。三項內容計入升學成績時,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以等級形式呈現;專門性發展素質評價以分數形式呈現;綜合實踐與創新成果以等級形式呈現。
(1)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
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由“綜合評語”、“評定等級”兩部分組成,其結果將作為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依據。
、倬C合評語主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公民素養、情感態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現等方面進行整體的定性描述,注意突出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潛能,并為后續的針對性教育提出建議。綜合評語應當結合《學生成長記錄冊》反映的情況,由初三年級班主任填寫、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審核。
、谠u定等級主要對能體現學生素質發展水平的部分項目進行定量測評。
、刍A性發展素質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7個維度,即: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創新與發現、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評價結果以等級方式呈現,分為A、B、C、D四個等級;A性發展素質評價辦法執行《關于做好2008年初中畢業與升學考試工作的通知》(石教〔2008〕60號)有關要求。
④評價要求。堅持“客觀、公正、科學”的原則進行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工作。各縣(市、區)教育局要對學校評定工作進行指導與監督,并根據各初中學校辦學水平及同比教學質量提高情況,負責調整劃定各學校學生獲得四個不同等級的評定比率。對“道德品質”和“公民素養”兩項獲得A等級的學生比率可不受限制;其他五項獲得A等級的人數控制在初中畢業生總數的20%—25%,獲得B等級的控制在45%—50%,其余獲得C和D兩個等級的控制在35%—25%。對學生某一評價維度的表現評定為D時,要十分慎重。
、菰u價程序。
第一,學生自評。學生根據學校提供的評價細則,自我評定。
第二,同學互評。由班級綜合素質測評工作小組認定。
第三,學校評定。根據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綜合《學生成長記錄冊》內容、舉證材料,在廣泛聽取教師、學生家長意見的基礎上,由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確定等級。
第四,反饋公示。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以反饋意見表的形式,將評定結果通知學生家長。學校設立公示欄,對“A”等級的學生予以公示,同時學校設立意見箱,接受舉報,公示時間一般為5天。
第五,結果確認。各初中學校將各類獲得“A”等級的學生情況,送交縣(市、區)教育局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審核確認后,填寫《初中畢業生基礎性發展素質評價報告書》一式兩份,一份學校存檔,一份報招生管理部門,主城區學校報市考試院。
(2)專門性發展素質評價
2021年專門性發展素質評價內容包括:信息技術考試10分,現九年級學生因故未參加信息技術學科升學考試的,石家莊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安排補考,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綜合實踐與創新成果
綜合實踐與創新成果納入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
二、嚴格規范升學考試成績發布和相關宣傳工作
(一)嚴肅成績發布紀律
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要嚴格執行我市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以下簡稱中考)成績發布的有關要求,不得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考成績數據;不得向初中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得統計公布所屬初中學校的升學人數、升學率;不得以中考成績對初中學校進行排名排隊;不得以任何形式對初中學校進行中考表彰獎勵;不得以中考成績為標準獎懲校長、教師等。初中學校不得宣傳中考分數、中考排名、中考狀元、中考升學率等,不得在校外或校內擺放、懸掛、張貼關于中考成績的條幅、宣傳板等宣傳物品,不得在學校官網等網站發布本校中考排名、中考升學率等信息。
(二)認真規范新聞報道
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要協調當地宣傳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網絡媒體,增強中考宣傳的主動性,加強對考生的信息服務,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機構要會同宣傳部門,做好政策解讀、志愿填報、信息查詢和溫馨提示等服務工作。要適時開展招生預警或案例宣傳,提醒考生和家長避免上當受騙。
三、保障特殊群體平等考試升學權利
(一)保障殘疾學生公平參與考試權利
因聽力殘障不能參加英語聽力測試的,由學生本人提出免考書面申請,并同時提交學生本人的殘疾證(原件和復印件),經所在學校和主管教育局核實(蓋章),由石家莊市特殊教育學校進行聽力檢測,報市教育局審核批準后,可免于英語聽力測試。英語聽力成績按筆試成績乘以聽力分數與筆試分數的比值,換算后計入中考英語總分。
(二)保障隨遷子女平等考試升學權利
切實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本地戶籍就業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各縣(市、區)要根據本地實際制定隨遷子女中考報名、審核、錄取辦法及條件,切實保障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平等參加中考和升學的權利,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穩定。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