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社區 作者:夏天聊初升高 2019-08-19 10:45:27
二是調整中心城區指標到校生辦法。
中心城區指標到校生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組織實施。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雙流區、溫江區、郫都區、新都區(以下簡稱“6區”)各確定一所省二級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拿出不低于5%的指標作為市級統分指標分配到中心城區其它區,原有的市級統分指標(包括:市直屬的石室中學、成都七中、樹德中學三所學校七個校區的統分指標,“5+2”區域各區推薦一所最好的學校拿出12%的指標)分配范圍也將覆蓋這6區。
三是實行中心城區招生統一管理、網上投檔錄取,并鼓勵郊區新城參與網上投檔、錄取,逐步推進全市招生錄取一體化。
解讀:
1.對于6區考生:
現479三校七區拿出市級統分指標,“5+2”區域各區推薦一所最好的學校拿出12%指標給“5+2”區和6區,6區的學生就多了條途徑進入成都的優質高中,甚至是四七九。毫無疑問,這對6區的學生是個利好,而對中心城區的考生,原本12%的指標是分配到“5+2”區,現在這12%的名額分配范圍包含“5+2”區和6區;對于“5+2”區學生來說,指標被“瓜分”,競爭就明顯加大了。
注:
1)拿出12%的指標名額的是“5+2”區域各區推薦出來的一所學校,四七九提供給的指標并非是12%,一般是招生計劃的50%減去藝體指標和高層次人才子女指標。
2)12%的指標名額不是分配給6區的,而是分配給“5+2”區和6區,即中心城區。
舉個例子,2017年川師附中共提供188個指標,市級統分指標為45個,原本這45個指標分配到“5+2”區域,今年的情況則是這45個指標分配到“5+2”區域和6區。
雖然6區的考生多了“5+2”區域高中的指標名額,但考慮到6區初中較多,原本就不多的指標名額分配到那么多初中,可以想象的是每所學校的指標名額少之又少。所以可以預見的是:“5+2”區域優質高中的指標名額,6區中只有成績拔尖的學生才有機會,說到底還是牛蛙的競爭。
2.對于“5+2”區考生:
再來看“5+2”區的考生,“5+2”區提供的12%指標名額多了6區的學生競爭,毫無疑問“5+2”區的考生們競爭這部分指標名額的難度加大了。
雖然“5+2”區域的高中指標名額減少了,但是多了6區各一所高中提供的不低于5%的部分指標名額,總的來看,指標名額并沒有減少太多。
另外,成為指標到校生需要滿足以下4個條件:
①戶籍在本招生區域。
②初一年級即在本校按政策規定入學、有本校三年正式學籍且在本校連續就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符合政策規定正常轉學的,應在本校連續就讀2個學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學籍。
③擇校入學的學生不能享受指標到校政策。
④綜合素質評價達到A等,體育成績達標。
相關案例:
1.問:指標到校生進的是實驗班還是平行班?
答:市級統分指標到校生,被錄取之后,一般按中考成績決定能否進實驗班,部分學校也會有分班考試(外地生考試成績也會作為分班參考,容后介紹)。
2.問:指標到校生除了479系列學校有名額外,還有那些學校有?萬一中考沒過線怎么辦?
答:指標到校生也不都是進479這些名校,而是各個檔次的學校都有一定的名額比例。拿到市級統分指標以后,參加中考達到“5+2”區域重點線(不含加分)即可被錄取,一般能夠拿到市級統分指標到校名額的學生,其本身水平較高,上重點線還是比較輕松的。萬一中考真的沒有過線,將按志愿錄取批次填報學校。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