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4 11:50:58
1、17—18世紀,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過去后制定了什么法律文件來鞏固自己的政權的?分別取得了什么成果?
答: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法國頒布了《拿破侖法典》,用立法的形式肯定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確立了以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2、早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的主要任務分別是什么?它們各是通過什么
途徑實現上述任務的?各自取得了什么成果?
答:英法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本國的封建制度,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美國獨立戰爭的主要任務是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國家獨立,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
英法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的方式實現的。美國通過民族解放戰爭的方式實現的。
成果:英國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法國通過《人權宣言》,推翻了了君主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美國:實現了國家獨立,制定了1787年憲法,確立了以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3、試比較英法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答:相同點:①原因上相同: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②性質同:都是資產階級革命;③結果同:都取得了勝利,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④作用同:都為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促進了本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都對歐美產生了重大影響。
不同點:①革命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不同:阻礙英法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的是本國的封建統治;而阻礙北美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是英國的殖民統治。②目的不同:英法革命的目的是本國的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而美國獨立戰爭的目的是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國家獨立,并建立資本主義制度。③性質不同:英法是資產階級革命,而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又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
4、簡述美國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
答;是一場正義的戰爭,得到了北美廣大人民的積極支持、參與、擁護;以華盛頓為首的領導人的正確領導;北美大陸軍將士的英勇作戰;法國等國家的援助。
5、怎樣看待近代的殖民擴張與掠奪?
答:近代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既有嚴重的消極作用,又有客觀上的積極作用。一方面:它給亞非拉美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嚴重阻礙了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亞非拉長期的貧窮與落后。另一方面:它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國外市場、原料,客觀上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6、試比較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異同點和不同點。
答:相同點有:①改革前進都處于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國內階級矛盾激化。②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③都改變了本國的社會性質,使本國由封建社會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④通過改革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改革都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不同點:①改革前日本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面臨著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危機,而俄國則沒有。②日本脫亞入歐,擺脫了民族危機,躋身于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行列;俄國的改革鞏固了沙皇統治,延緩了革命,但并未消除革命,也未改變沙皇制度最終被的命運。
7、試比較美國獨立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答:相同點:原因同: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性質同:都是資產階級革命。作用同:都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不同點: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原因不同:美國獨立戰爭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是英 國的殖民統治;南北戰爭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是黑人奴隸制度。性質不同:美 國獨立戰爭具有民族解放戰爭和資產階級革命的雙重性質,而美國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作用不同:獨立戰爭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并為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樹立了榜樣;而南北戰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為美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8、為什么說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答:因為在美國歷史上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有兩個,即英國的殖民統治和黑人奴隸制度。通過美國獨立戰爭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后又通過南北戰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較好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并為美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可見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9、試評價重要人物華盛頓、拿破侖、林肯。
答: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戰爭取得勝利,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獨立;戰后領導美國的制憲會議制定了1787年憲法,為以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礎;178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拿破侖:法國大革命中大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他通過政變上臺,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對內雖實行軍事獨裁,壓制民主力量,但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機構,采取了發展資本主義的許多措施,并制定了《拿破侖法典》,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發動“拿破侖戰爭”,打擊了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傳播了法國大革命的思想,但對外戰爭的侵略和掠奪性,激起了各國人民的反抗,導致了帝國的滅亡。總之,他為推動法國大革命和整個歐洲社會的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林肯領導美國北方資產階級和民眾通過南北戰爭打敗了南方奴隸主階級,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并為美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10、英國成為17——18世紀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的重要條件有哪些?
答: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辟、宗教改革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和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了推翻封建君主,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第一次工業革命使英國實現了工業化,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資本、市場和原料。
11、19世紀中期的美國、俄國、日本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是什么?它們分別是通過什么途徑解決了這些問題的?產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答:19世紀中期美國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是:黑人奴隸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和國家面臨著分裂;俄國面臨的問題是農奴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沙皇統治面臨著危機;日本面臨著幕府統治的危機和淪為半殖民地社會的危機。美國通過南北戰爭;俄國通過農奴制改革;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解決了上述問題。所產生的共同作用是: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