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30 18:47:35
(5)列數字:用科學數據具體、準確地說明事物特征。
(6)分類別:把某一事物進行具體形象的說明,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7)作比較:通過對比突出強調了被說明事物的特征。
答題格式: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ⅹⅹ特點(地位、影響等),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引用:使被說明事物更具說服力。
答題格式:①引用故事、神話傳說:以……這個生動的故事引出說明的事物,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②引用名人名言:用……這句名言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③引用詩句:……這個詩句的引用,增強了文章的詩情畫意,寫出了(事物)……的特點,同時增強了可讀性,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注意:我們在閱讀理解的時候,要結合文章內容分析說明方法的作用。
六、說明文的語言:
1、準確、嚴密(科學性):特別要注意說明文中使用的術語和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它們往往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語言的準確性主要體現在:表示估計、猜測、范圍、程度等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及短語的運用(主要是副詞和狀語),如“基本上”“大約”“一般”“往往”“主要”“到目前為止”等。作用是更準確、科學地說明事物,符合客觀事實。
2、活潑、生動(趣味性):運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或引用了故事、傳說、 、詩句等。
語言的生動性主要體現在:引用神話傳說、軼事趣聞、生動的描寫等。作用是更生動形象地說明 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明的趣味性,避免說明文語言的枯燥乏味。如:《橋之美》中通篇采用描寫的表達方式,體現了說明語言的生動性。
七、常見題型及答題要點:
1、整體把握文章的大致內容,弄清說明對象。
① 看題目,不少題目都表示說明的對象,如:中國石拱橋。
②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說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說明的事物和特征。
③ 反之,如果要求為說明文加一個題目,也可以用說明對象作為題目。
2、概括文章說明的內容。
這是對說明文的整體把握,但需要注意的是說明對象和說明內容的區別。
① 說明對象是文章說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事理。
② 說明內容往往是這個事物的具體特征或事理的具體內容,即“說明對象+說明對象的特點”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