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6 15:45:16
一、命題依據
以教育部制定的《數學課程標準》、福建省教育廳頒發的《福建省初中學業考試大綱(數學)》及本考試說明為依據,結合我市初中數學教學實際進行命題. 1.導向性:命題應體現義務教育的性質,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不同發展;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落實《數學課程標準》所設立的課程目標,關注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解釋,關注數學規則的選擇和運用,關注數學問題的發現與解決;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2.公平性:試題素材、背景應符合學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現實、數學現實和其他學科現實,考慮城鄉學生認知的差異性,避免出現偏題、怪題. 3.科學性:試卷的命制應嚴格按照命題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有效發揮各種題型的功能,保持測量目標與行為目標一致,避免出現知識性、技術性、科學性錯誤. 4.基礎性:命題應突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考查,注重對數學問題解決的通性通法的考查,注重考查學生對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本質的理解,關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與結果的考查. 5.發展性:命題應突出對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數學素養的發展性評價,重視反映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探究活動的過程性評價,注重對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的考查,提倡評價標準多樣化,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全日制義務教育九年級學生數學畢業、升學考試. 《數學課程標準》(7—9年級)中: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部分的內容.
(二)“數學基本能力”考查的主要內容
了解數產生的意義,理解代數運算的意義、算理,能夠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與估算;能夠在實際情境中有效地應用代數運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能夠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幾何對象的有關性質;能夠使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幾何對象的大小、位置與特征;能夠在頭腦里構建幾何對象,進行幾何圖形的分解與組合,能對某些圖形進行簡單的變換;能夠借助數學證明的方法確認數學命題的正確性;正確理解數據的含義,能夠結合實際需要有效地表達數據特征,會根據數據結果作合理的預測;了解概率的涵義,能夠借助概率模型、或通過設計活動解釋一些事件發生的概率. 數學基本能力指學生在運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間觀念、數據分析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其內容主要包括: 1.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2.推理能力:憑借經驗和直覺,通過觀察、嘗試、歸納、類比等活動獲得數學猜想,并能進一步從已有的事實和確定的規則出發,按照邏輯推理的法則進行證明和計算. 3.空間觀念:主要指能依據語言的描述畫出圖形,懂得描述圖形的運動和變化,并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研究基本圖形性質. 4.數據分析觀念:指會收集、分析數據,并根據數據中蘊涵的信息選擇合適的方法做出判斷,體驗隨機性. 5.應用意識: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與數量和圖形有關的問題可以抽象成數學問題,并有意識利用數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釋現實世界中的現象,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 6.創新意識:主要指能發現和提出簡單數學問題,初步懂得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技能和基本思想進行獨立思考;能歸納概括得到猜想和規律,并加以驗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