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中考網 2019-03-28 16:58:33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于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氣是古歷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處在生氣旺盛的時節,也是陰氣衰退的時節;這一時節吐故納新、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節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后或者4月5日當天。清明掃墓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掃墓祭祖節期內。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