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若源
自從古代神話"嫦娥奔月"為人們所傳誦時,中秋節便形成了。而這中秋節的紀念方法,卻是一家一個法:有的人搬一個桌子到自家的院子里,喝一口小酒,吃一塊月餅;有的人全家團圓坐在電視機前看中秋晚會;還有的人拿起手機在家里給遠在異鄉的家人打電話。而我家今年過中秋的方式卻有點奇怪,完全沒有了往年過中秋時的節日氣氛。
再且不說著中秋節的白天,只說這月圓之夜,我們一家三口就分別占據了一個房子里的三個房間。爸爸在客廳看電視劇,我在我的臥室在電腦上看中秋晚會,而媽媽卻在她的臥室拿手機看信息,絲毫沒有過中秋的氣氛。
我十分疑惑,難道現代人都在忙于工作、娛樂而忽視了傳統文化嗎?難道現在中國人忘掉了本國的傳統文化嗎?難道現在的人都不再過七夕節而去過情人節了嗎?
很顯然,當端午節被韓國當作文化遺產申請到聯合國時,中國人憤怒了,聽說那幾年中國祭祀端午節的規模十分龐大,弄得大江大河中的水都被污染了。中韓文化之爭讓中國人重新認識了端午節,也讓中國人意識到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責任感。
魯迅在《拿來主義》一文中說:"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毀滅。""沒有哪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哪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我們對于傳統文化應該"占有""挑選"和創造,對外來文化也應該用篩子來過濾一下,不要實行"閉關主義",也不要實行"送來主義",把外來文化中好的部分吸收,環的部分扔掉就是了。
對于中秋節等我們從小就知道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繼承它們,而不是只過"西洋節",應該既過七夕節又過情人節,既過圣誕節又過春節,既過萬圣節又過元宵節。至于過法,不要太盛大了,有個紀念活動就好了。
明年我家的中秋節,應該把大家聚在一起,吃塊月餅,看看月亮,一起說說話,聊聊天。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