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編輯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10-10 14:44:12
1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4、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
15、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毫不動搖的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15、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②基本經濟制度確立的依據: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
我國的基本分配制度:我國的基本分配制度是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基本經濟制度決定基本分配制度(生產要素:勞動、資本、技術、管理)
16、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因為國有經濟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積聚著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控制著國民經濟的命脈,擔負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的生產流通的重要任務。作用: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關鍵性作用。
集體經濟地位: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用:它可以有多種實現形式,集體經濟體現著共同富裕的原則,可以廣泛吸收社會分散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財富和國家稅收。因此,發展多種形式的集休經濟,對發揮公有制經濟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
非公有制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用: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7、“三步走”戰略和“兩個100年”目標:(略)“兩個100年”目標:到我們黨成立100年(2021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2049年前后)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18、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19、在我們社會,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蔚然成風,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0、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
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主要職權: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制定和修改國家的基本法律:選舉、決定、罷免國家機構組成人員;決定國家的重大事項;監督國家機關。
22、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23、維護民族團結,既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自覺地履行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或者學習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學習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關心少數民族同學等。
24、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