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編輯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10-10 14:39:48
20、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行為等方面,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是對人有禮貌的表現。
21、禮儀的重要性。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征。自覺做到講禮儀,不僅關系到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關系到周圍的人、我們的集體,甚至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形象。所以我們必須具備良好的禮儀素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禮儀的要求。
22、就個人而言,表現在舉止文明、動作優雅、姿態瀟灑、手勢得當、表情自然、行為檢點、儀表端莊、著裝得體、講究衛生。
23、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24、合作的核心是發揚集體主義;團隊精神的核心是集體主義,是合作共享、樂于奉獻,是個人利益服從團隊利益。
25、競爭應體現“雙贏”原則。競爭對手不能相互排斥,而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才是競爭中合作的真諦。競爭的目的是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學會在合作中競爭,競爭中合作。
26、誠信的基本要求: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誠信的基礎是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地表達事物的本來面目,是誠信的出發點。
27、不講誠信的危害?
28、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礎永遠是誠實。
29、誠信守則:一、堅持實事求是。誠信的基礎是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地表達事物的本來面目,是誠實守信的出發點。二、在涉及利益沖突的問題時,我們應站在多數人利益的一邊。三、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發生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四、在情與法的沖突中,我們應站在法律的一邊。(五、要做到誠實守信,就要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
30、誠信的智慧。理解誠信應與具體的情境結合起來,在現實生活中做出誠信的正確選擇。正確地處理對人誠實與尊重他人隱私的關系。當兩者發生沖突時,要結合具體情境,堅持原則,權衡利弊,按照實際情況妥善處理。“善意的謊言”不違背誠實的道德。誠實與說謊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我們有時需要隱瞞事情的真相,說些“善意的謊言”,以維護對方的利益,這從根本上說并不違背誠實的原則。總之,誠信的核心是善。面對各種復雜的情況,只要我們理解誠信原則、與人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們就能擁有誠信的智慧,做一個誠信的人。(踐約守信是誠信做人的核心))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實質是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2、換位思考是對他人的一種心理的體驗過程。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33、弱勢群體是對社會上處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總稱。例如: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在社會生活中,弱勢群體的平等權益容易受到侵害。我們應當平等地對那些處于不利處境的人,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34、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平等待人、相互取長補短,是我們對人的正確態度。
35、合而不同,求同存異,這是寬容、合作的基礎。遵守道德、遵紀守法,是尊重社會的具體體現。遵守規則是人行為的底線,是法制社會的基本要求。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護環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