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9-04 18:12:03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等有關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完善我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發揮綜合素質評價在育人導向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中的作用,特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適應教育綜合改革的新任務新要求,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和質量觀,形成實施素質教育長效機制,促進學校育人質量提升;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主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引導家庭和社會建立素質教育觀念,營造良好教育環境,為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基本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發揮綜合素質評價對教育觀念、質量觀念、教育教學行為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中國共產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全面健康成長,形成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校和教師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各方面發展,改進教育教學行為,促進人才培養模式轉變,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發展性原則。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關注學生成長過程。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狀況及發展潛能,重視對學生成長和進步的記錄與評價,重視對學生階段性發展的總結反思與規劃,引導學生不斷實現發展目標。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創設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條件,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與激勵作用,激發學生的特長和潛能,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ㄈ┛陀^性原則。以事實為依據,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經歷和典型事例做客觀記錄和寫實性描述,如實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客觀反映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發展狀況,以事實為依據進行評價。
。ㄋ模┲黧w性原則。充分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以學生自我寫實和描述為主要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自我規劃、自我激勵、自主發展。同時發揮教師、學校、家長等在評價中的積極作用,保持各評價主體評價活動的相對獨立性,注重客觀事實,減少主觀性,杜絕片面性和隨意性,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ㄎ澹┕栽瓌t。評價工作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實事求是地評價每一個學生。嚴格規范評價程序,建立健全公示舉報制度、檢查制度、申訴復議制度、誠信責任追究制度,確保評價程序公開、過程公平、結果公正。
三、評價內容
結合國家、省有關要求,結合義務教育的性質、學生年齡特點和教育教學實際,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察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五個維度評價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養成和突出表現。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