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8-21 15:42:01
積極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師應該怎樣做
1、指導青少年進行自我心理健康調節。培養青少年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要通過多種途徑使孩子知道自我心理健康調節的重要性及基本常識,知道心理若有疑問怎樣才能獲得幫助。指導青少年學習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調節的方法。從實用出發,教會青少年幾種常用方法,如(1)、學會放松。要使青少年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閱讀等方法調節放松。(2)、與人談心。使青少年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找老師、長輩、親友談心,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3)、善寫日記或周記,青少年要學會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沒得到本人的允許,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
2、幫助孩子確立奮斗目標,培養學習興趣,掌握科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青少年根據實際情況分解個人階段性的奮斗目標,用不斷取得的小小成績來激勵他們,從而增強學習興趣,恢復自信心。繁重的學習任務只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疲勞與學習效率降低的并發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老師和家長應當適當控制作業量,突出重點和難點,精心選題,做到精講精練,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身心負擔。
3、教會學生坦然面對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每個成才的人都經歷過許多的蒼桑和磨難,只有坦然面對,笑對人生,才能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才能從容地去克服困難。教師應教會學生辯證地分析不合人意之時,相信這是對自己的磨礪。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參加專題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學生坦然面對困難,同時發揮榜樣的激勵作用,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我,學會達觀大度。
4、讓青少年體驗成功獲得喜悅,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學習中,成功的體驗有助于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學習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屢次失敗則會使青少年學習興趣低落、消極逃避等。自卑感就是產生于失敗之后的體驗。因此,老師要有針對性地為青少年提供獲得成功的條件和機會,以敏銳的洞察力,隨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表揚,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成功的經驗,在實踐中體會和享受成功的喜悅,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從而增強自信心。
5、注意批評和表揚的藝術
。1)、在批評中加以適當的表揚,兩者相結合能達到比單純批評更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批評不僅要指出學生的錯誤,而且要和學生一起分析研究,找到出現錯誤的原因,以此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批評;同時批評的時候還要注意場合。
。2)、學會微笑表揚,微笑能給學生帶來親切感,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值得表揚的時候才表揚,不要隨意給孩子廉價的表揚,這樣只會使孩子無所適從;表揚要中肯、得體,因人而異;表揚要當即兌現,當孩子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績,要立即給予鼓勵,結論:總之,為使孩子身心健康地全面發展,就必須從實際出發,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有針對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孩子心理健康水平。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