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BUTI_SUN 2017-08-21 14:22:42
塑造健康的心理有助于青少年確立積極的生活目標與態度,培養健全的人格與個性。幫助青少年正確緩解壓力。痛苦、挫折、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面對,要正確引導青少年以積極的健康愉悅的心理正確認知和評價壓力,讓青少年充分認識到:生活中,快樂與痛苦并存,生活中的挫折、沖突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要正確引導青少年掌握一些雖不能治本,卻在具體情境中有其實用性的生理放松的方法,如通過控制呼吸、心跳等生理反應來從外到內改變情緒;要給予青少年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在內的適當的心理支持,從而有效減輕壓力的不良影響,提高應對紛繁復雜現實生活各種挑戰的能力;要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實踐中磨煉意志,砥礪品格,培育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
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要保持良好心態,提高自身修養,樹立家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觀,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從根本上避免外在的、強制的、過度的教育,并給孩子以情感上的支持。
要注重同伴之間的關系。青少年渴望同伴間的友情,同伴的影響大大超過了父母、教師的影響,要通過有效的外部干預和幫助增強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同伴關系。
要突出學校教育的重要地位。要在高起點上塑造教師完美人格,加強師德建設,增進師生感情;要依靠學校現有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隊伍和工作網絡,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開展實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適應能力訓練;要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師、班主任、校醫等相關人員的精神衛生知識培訓,提高早期發現學生心理行為異常、疏導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指導學生尋求醫療幫助的能力。
優化社會環境。要在全社會創設寬松的成長環境,尊重青少年個體特點和發展需求;要逐步建立有效的青少年心理援救體制,有針對性地指導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如何自我調適;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從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兼職教師,特別是心理輔導或咨詢人員的資格認證體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