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6-14 14:44:11
性質:指的是一般事物區別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屬性。從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來說它具有一定的歸納性、概括性。我們在評價某一歷史現象的過程中,應打破課本的章節界限,把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聯系起來,作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如“比較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共性”時,要注意歷史事件的同階段性或某種共同的特征、聯系,不要在一些并無任何類似、相近或相連的事件、現象之間,人為地勉強聯系比較。
實質: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決定事物性質和發展的根本屬性,實質往往隱蔽的,要透過現象去分析。例如:概括指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協約國列強的相互關系,試分析這一體系的實質。分析時,我們知道列強的相互關系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為分贓、稱霸和互相爭奪;其二是為了共同利益和互相勾結。這一體系的實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這就要求我們在回答問題時,對實質、內容及其影響的全面掌握,必須有論有據,史實回答必須概括、凝練。
本質:本質寓于現象之中,并通過現象表現出來,我們分析歷史事件的任務就在于透過歷史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弄清事物發展的內涵和外延,準確把握歷史概念。如:將“英國資產階級”、“北美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三個歷史概念來比較,它們的性質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結果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三者的本質特征也有不同之處: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帶有妥協性,革命不徹底;北美獨立戰爭既是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又是資產階級革命;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由于資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結成聯盟,人民群眾在革命的斗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使這次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的最徹底的一次革命。
我們在解答性質、實質和本質一類試題時,應根據其不同特點加以比較,以大量的歷史概念為基礎發揮有關知識點的作用,自然會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