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6-14 13:37:31
1.英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體現了大資產階級執領先進世界潮流的歷史特征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手工工場是資本主義經濟的主要生產方式,商業資本在資本主義經濟成分中占主導地位。當時手工工場一般都由商人開辦,并受商業資本控制。隨著手工工場的發展,商人的上層即大富商集團逐漸演變成為金融家,這就是金融資產階級,也稱為大資產階級。比如:英國海外貿易公司的大股東、從事信貸業務的大老板等,法國為封建王朝包稅的大商人、因放貸而成名的銀行家等,都屬于這個階級。同大資產階級站在一起的還有一批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如:英國的新貴族、法國的自由派貴族等。所以,大資產階級早在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前,就具有一定的經濟、階級基礎了。
從革命過程中看,早期革命發展中的大資產階級執掌革命領導權,完全是當時的經濟、階級狀況決定的。就當時所有反封建的群體而言,惟有大資產階級最具經濟實力,政治和思想上也最為成熟,因而大資產階級能夠制定出可行的反封建綱領,提出明確的反封建斗爭口號,并以此去領導革命。革命的實踐證明,那時的中、小資產階級不具備領導革命的經濟、階級基礎,盡管在中、小資產階級的推動下,革命有可能大踏步躍進,甚至超出革命的目標,但社會現實的經濟、階級狀況最終又使革命退回到革命原來的預定目標。工場手工業的工人更不是革命的領導者,當時的工場工人具有小私有者的特點,缺乏反資產階級的明確意識,應該說他們首先感到的是封建壓迫,而不是什么其他的政治理想。工人和其他城鄉勞動群眾雖然構成革命的主力軍,但基本上是在資產階級提出的綱領、口號下進行戰斗的。
2.在許多領域,英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若干”基本原則
17、18世紀的英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舊制度,為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資產階級的通統治、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等等,都得到相應的法律規定。在英國革命中,資產階級建立了以議會制為核心的君主立憲政體,資本主義的一系列制度、原則也得到相應的規定。法國革命,資產階級鏟除了封建大地產制度,提高了資產階級地位;頒布了經濟立法;廢除了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和貴族特權制;沒收了天主教會財產,解除了農民的封建義務;基本上統一了國內市場;確立了大資產階級專政的政體等等。所有這些資本主義原則、法規的制定,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從社會意義看,英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最大成果在于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若干基本原則。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