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4-15 10:35:58
Ⅰ.命題依據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為命題依據,滲透《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理念。
Ⅱ.考試范圍:七至九年級所學內容約占90%(其中七年級內容約占10%、八年級內容約占20%、九年級內容約占60%);時事政治(2015年7月—2016年4月國內重大時事政治)約占10%。
Ⅲ.考試形式、答卷時間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閉卷筆答,和歷史科目合場分科合卷。
答卷時間:和歷史科目合計100分鐘;卷面分值:100分。
試題類型及比例:選擇題約占40%,非選擇題約占60%。
Ⅳ.考試目標與要求
1.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熱愛生命,自尊自信,樂觀向上,意志堅強。
⑵親近自然,愛護環境,勤儉節約,珍惜資源。
⑶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樂于助人,誠實守信。
⑷熱愛勞動,注重實踐,崇尚科學,勇于創新。
⑸尊重規則,尊重權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⑹熱愛集體,具有公民意識、責任感、競爭意識、團結合作和奉獻精神。
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弘揚民族精神,熱愛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2.能力
⑴從資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對資料的觀察、理解和對有用信息的提取等表現出來。資料的形式有文字資料、數字資料、圖表、漫畫形式的資料等。
⑵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成因、過程、結果以及相互關系等方面的理解、分辨和評價等活動表現出來。分析、判斷能力的考查通過資料的使用進行。
⑶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指對一些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問題做出決策等。
⑷表述或表達想法的能力。例如,撰寫一篇短文來闡述一個問題。
Ⅴ.考試內容
考查內容涵蓋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國情四個方面。內容注重滲透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注重滲透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一)成長中的我
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促進生理與心理的協調發展。
知道青春期心理衛生常識,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調控好自己的心理沖動。
理解情緒的多樣性,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保持樂觀心態。
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
知道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認識生命的獨特性,體會生命的可貴。
知道應該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實現人生的意義,體會生命的價值。
懂得自尊和知恥,理解自尊和尊重別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
體驗行為和后果的聯系,知道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后果,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能夠分辨是非善惡,為人正直,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選擇。
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理解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
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
了解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自覺抵制“黃、賭、毒”和“法輪功”邪教等不良誘惑。
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能夠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二)我與他人的關系
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了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現象及危害,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
正確認識異性同學之間的情感、交往與友誼,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異性交往。
了解教師工作的特點,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
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能,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合作與競爭,養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
理解生命是父母賦予的,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能盡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長輩。
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
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
體會建立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和相互幫助,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
懂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
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
(三)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
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做好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
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感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的行為。
感受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
理解維護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定的重要性,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知道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能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培養正義感,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知道責任是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理解承擔責任的代價和不承擔責任的后果,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
知道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樹立憲法意識。
知道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樹立法制觀念。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能夠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
了解建立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是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學會行使自己享有的監督權利。
感受身邊的變化,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國家、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知道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
知道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及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理解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增強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使命感。
了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方面的成就,知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狀況,了解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維護國家穩定和民族團結。
了解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知道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全球觀念,維護世界和平。
知道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體會理想的實現必須經過艱苦奮斗,立志為將來報效祖國、奉獻社會努力學習。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