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中考網
全國站
快捷導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熱門中考資訊 中考成績查詢 歷年中考分數線 中考志愿填報 各地中考大事記 中考真題及答案大全 歷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資源庫 > 初中教案 > 初二語文教案 > 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第二單元綜合性學習(2)

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4-03-13 11:09:42

中考真題

免費領資料

  四、參考資料

  (一)說愛心

  愛是人類一種美好的情感,它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有親情之愛、朋友之愛、異性之愛、人類之愛等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愛,由于所愛對象的不同,情感的性質和表現方式也就有所差異,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以真純的情感去祝福所愛的人生活得幸福,并以自己的行為參與到這一創造幸福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愛與對方的愛融為一體,在一個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生命的升華與創造。我們在這里并不想去說明各種不同類型的愛,應該怎樣去表達和完成,我想說明的是愛為什么會成為人類一種普遍的倫理原則,以及愛作為一個人對社會、人類、自然最基本的情感態度,它應該怎樣在我們生命中播種、萌芽、生成,使生命具有詩性的美麗光輝。

  愛作為一種倫理學的原則,它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人類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經過長期勞動實踐培養起來的感情方式。關于人類起源的科學假說中,比較有影響的是生物學上的進化論學說,這種理論是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來的,達爾文強調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各種族類的動物與大自然的環境之間發生了“物競天擇”運動,結果是導致優勝劣汰現象,不能適應環境的物種就逐漸滅亡,而適應環境的物種就得以生存、發展。人類就是在這種長期的競爭中逐漸演變為高級動物的;由此,又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在與自然環境斗爭中生存、發展的物種,是依靠什么力量?于是,生物學界又提出了另一個假說,補充達爾文的學說,即認為各類動物在與自然環境的斗爭中,種類內部是通過“互助”的方式來保存、繁衍和發展自身的,在難以想像的天災地禍的惡劣環境中,物種間如果沒有互助是難以抗衡災難的。這種“互助”的假說,在達爾文的學說里已經采集了大量的例子!度祟惖挠蓙怼芬粫,達爾文舉了猴子、狒狒、鵜鶘、野牛以及狗等種族內部互助的例子,來證明一個發現:凡屬于社會性的動物彼此之間都有一些相愛的感覺。而更加具體地如螞蟻、蜜蜂,一直到各類哺乳動物,都有過互助發展種族的歷史。由此推知古猿人、原始人、野蠻民族部落的生活方式里,也存在大量互助的生活特征,以此證明:人類的彼此間相愛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人類在長期集體勞動中形成的一種特殊感情。

  在現代社會,人類文明已經有了高度的發展,但是關于愛的本能,卻似乎需要經常被提醒。由于人類在經濟發展中出現了階級之間的壓迫與斗爭,其表現形式的殘酷性把人類相愛的本能遮蔽住了。“文化大革命”中,一度連“愛”也被當作資產階級的因素而遭到野蠻否定,以至于“文革”結束后人們不得不重新討論“愛情的位置”和“愛是不能被忘記的”。我們也不能忽視,在當代商業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人與人之間一切關系也都有被金錢腐蝕為買賣關系的可能,如果不警惕,人民公仆被權錢交易所腐蝕,國有企業被雇傭勞動所腐蝕,知識分子被學術腐敗所腐蝕,高雅藝術被大眾消費所腐蝕,連溫情脈脈的家庭、夫妻、親子關系,都會在金錢腐蝕下悲慘解體,甚至人生最神圣的愛情關系也會在金錢的作用下墮落成變相的色情買賣。因此,重新發出愛的呼吁,在今天決不是多余可笑的。

  愛是人類的美德,愛與善良是聯系在一起的。不管是何種意義上的愛都包含著善良的因素。人們常說要有一顆善心,這顆善心是愛產生的最基本的條件。所謂“善心”就是對任何生命都懂得去珍惜和愛護、去關心和體貼,不會惡意地去傷害、蹂躪它們。在這種善心中對生命自然會生出無限的愛意,去求得人的情感與外部世界共同建構起美好和諧的境界。具有愛心的人,其對人對事的情感往往是溫柔的。溫柔是人類所具有的一種高貴的氣質,它拒絕殘暴,維護美好,它的力量有時能夠變得非常強大,化干戈為玉帛,使邪惡的人受到感化也變成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無數次描述過愛的力量的作用和意義。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王統照曾寫過一篇小說,題目叫做《一笑》,敘述了一個小偷在獄中看到一個女犯人美好的、溫柔的一笑時,意識到自己的邪惡,進而悔過自新的故事。這篇小說雖然帶有浪漫的、烏托邦的空想傾向,但這種愛的、這種溫柔的力量對于人心的感化作用是應該引起人們的充分重視的。只要一個人有一顆溫柔、善良的愛心,他就會感受到人間生活的美好。

  愛是善良的、溫柔的,同時也是美好的。這里的美好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說具有愛心的人本身就是美好的,與這樣的人在一起是莫大的幸福;另一層是說有愛心的人必然對美好的生活有執著追求。在世界上存在著太多的自私、冷漠、殘酷,在對于美好的人類生活的追求過程中,愛是克服自私、冷漠、殘酷的有力的內在力量,只有通過它才能真正地走向美。具有愛心的人,雖然渴望美好,渴望與自然、人和所有生命處于和諧的狀態,但絕不意味著他就容忍欺壓、不平和邪惡。追求美好的事物、鞭撻丑惡的東西,是具有真正愛心的人所應有的人生態度。沒有對美的深切的愛,就沒有對丑的深切的恨,這兩者是相互統一的。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沐浴在真正的愛之中,從小有偉大的母愛所籠罩;長大后漸漸被友誼之愛、師生之愛、社會之愛所推動、所鼓舞,再成長就會被異性的愛所吸引,會進一步發展為美好的愛情……但你想過沒有,所有的愛中,還有一種與人類互助本能最相關連的──人類之愛。人類永遠在互相幫助的氛圍中進步和發展,因此,愛作為人類一種美好的情感也不是嘴上說說而已的美好言辭,它應該是更加具體、直切地落實到日常生活的互相幫助的行為中去,去關愛每一個你所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同情他們,幫助他們擦干生活帶給他們的眼淚。愛心就像陽光,需要照耀在大地上,才能真正地成為溫暖人心的力量。

  不管是何種意義上的愛,都需要在具體的行動中去實現,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去具體地把愛心奉獻出來吧,那么,世界將會充滿陽光,變得更加美好。

  (二)說同情

  同情是人類愛的具體顯現,也是互助原則的具體行為,F實生活中總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災難降臨,人在遭受災難的時候往往顯得格外的孤立無援,這時候接受親朋好友的同情是絕對需要的。古代人沒有什么防止災難的能力,在巨大的災難與痛苦面前,只能產生畏懼與絕望。同情正是在幫助別人渡過難關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人類的一種美德的。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一書里專門論述了同情。他把同情定義為:“一種由于落到了不應當遭此不測的人的身上的毀滅性的、令人痛苦的顯著災禍而引起的痛苦情感”,“同情者會想像這種災禍也可能落到自己或自己某位親朋好友的頭上,而且似乎近在眼前。非常清楚,產生同情的人必定是這樣一種人。”這種對同情的定義未免狹隘了一些,但說明在西方古代哲學家的思考里,就已經有了“同情”的位置。中國古代的思想家也早就關注了“同情”的心理表現,并且對它作了比較寬泛的解釋。孟子說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有孩子掉入井里了,必定會有人去救他,因為同情(惻隱)心是一種普遍的人性特征。到了近代的西方,隨著人道主義觀念的逐漸普及,關于同情的解釋就更多了。英國哲學家休謨在《道德原則探求》中充滿詩意地說:“在我們的心中,與狼和毒蛇的因素一起,還有一些善良──雖然微小──的天性,如一點點與人友善的鴿子的品質。”在這里,同情已經被作為人類的天性而顯現了。美國教育家威廉·貝內特在他編寫的著名兒童讀物《美德書》里,第一單元就講同情,他關于同情的解釋是:“如果說,勇氣是當別人面對困難時與他站在一起,那么,同情就是當別人感到悲痛時與他站在一起,同情是一種認真對待別人的現實──不僅是他的生活境況,還有他的內心世界、他的感情──的美德。它是一種與處于困境或不幸中的人結成伙伴,支持他,為他分憂的積極態度。”

  如果說,當生物在進化過程中不得不通過互助來抗拒災難的話,那么,當人類把同情心發展為一種倫理原則時,互助就有了更為正當和更為合理的心理基礎。同情別人和幫助別人都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需要用美好的想像來灌溉這片濕潤的土地。我們常常說要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這“設身處地”就包括了豐富的聯想與對比,通過設身處地地聯想,別人的痛苦與困境都變得具體化、形象化,終于成為共同來承受和克服的命運了。安徒生的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女孩》是一篇極為美麗的文學作品,它敘述的故事很簡單:一個賣火柴的女孩在圣誕之夜凍死在雪地里,但她偏偏是個賣火柴的小姑娘,她手里的微不足道的火柴在給她勉強取暖時,曾經給她帶來了短暫而巨大的幸福的想像。這種想像與其說是那個小姑娘臨死前的幻覺,毋寧說是作家深沉而美麗的心愿。安徒生的偉大同情已經在他的文學想像中充分表現出來。由于他的這種努力,使讀過這篇作品的人無不對這個可憐的姑娘產生深切同情。本來,冬天的城市街頭凍死一個窮姑娘在當時是極為普遍的現象,但是由于安徒生的美麗的想像,小姑娘并沒有獨自承擔苦難,包括作家,還有無數讀者,都共同地承擔了這一苦難。如果說,人們將為改變和消滅這種悲慘現象而斗爭的話,那么,這種共同培養起來的同情將是其最有力的動力。

  真誠的同情能給弱者和貧窮者以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這種幫助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在一個人的心靈中撒下了愛的種子,使一個人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災難、自私、冷漠之外,還有一種溫暖和關懷。這種溫暖可能對給予者來說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在被給予者來說卻能享用一生。正如一首歌里所歌頌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種“愛”的內容非常博大,有親情之愛、朋友之愛,同時也包含著對“陌生人”的同情。而對待“陌生人”的同情,則更加體現了“愛”的無私和偉大。下面是一則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同情有時會發生多么奇異的作用:

  有一位從貧窮的山區來到大城市讀書的大學生,為了解決學費,他偷偷地利用周末做起文具商品的推銷人。他的性格比較靦腆,不善言辭,一個月下來,幾乎沒有得到什么報酬,失望、沮喪使他陷入了非常痛苦的境地。他不知道自己在這種境遇中能否堅持完成學業,因為家庭到底有多少經濟的承受力,他自己心里清楚,年邁的父母和正在讀書的弟弟、妹妹,由于他的拖累會更加困苦不堪。他心里暗暗下定決心,再做一個月的推銷員,如果還不能掙到自己的學費,就退學出去打工,掙錢養活自己。在那個月的每一個周末,他疲憊不堪地奔走于一幢幢居民樓、學校、辦公樓之間,而帶給他的仍然是深深的失望。有一天晚上,他想最后再敲一家住戶的門,如果還沒有一點收獲的話,他就要放棄努力。他緊張地、怯怯地摁響了門鈴,出來開門的是一個中年婦女,她慈愛地問他做什么時,他語無倫次地說明了自己的來意,站在那位婦女身后的一位像初中生模樣的小女孩,熱情地把他拉進屋,要把他手中提的所有的鉛筆、鋼筆、圓珠筆一并買下,而那位婦女也沒有什么反對的態度。他有點興奮,有點感激,也有點莫名其妙,買這么多筆干什么?疑問使他意識到:是不是這家人同情他的狼狽模樣才這樣做?那位婦女和女孩似乎看出了他的猶豫,就和善地說:“進屋坐會吧。”他說:“不坐了,這位小妹妹沒有必要買這么多筆,就買一支吧!”那位中年婦女卻說:“不客氣,進屋坐吧,我有話和你聊聊。”沒有想到那一天,他的生活整個發生了變化。那位婦女原來在公司辦公室里見過他去推銷文具,知道他是一位生活困難的大學生,就建議他不要再推銷文具,讓他輔導她的孩子學習,每月可以有幾百塊錢的收入。從此,那個大學生就安心自己的學業,后來成為一個很出色的學者。

  同情是一種美德,但它只是由愛與互助的本能中派生出來的一種感情,并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可以超越特定的時空和特定的對象普遍適用的。當我們的同情心在發揮作用的時候,切切記住要注意兩點忠告,也算是對同情的限制。

  首先,同情之愛從表現形式而言,往往體現在強者對于弱者、富者對窮者、社會地位高的人對于社會底層的人之間,這就難免夾雜著一種“恩賜”、“施予”的色彩。同情如果有了這種色彩,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同情之愛,反而成為一種表演或炫耀。我們常說“同情心”,同情與“心”相聯,才是一種真同情,與“心”無關的同情是令人厭惡的,因為沒有“心”的同情,往往對被接受者來說就構成了人格上的不平等。雖然有時接受者迫于生存壓力也會無奈地接受這種同情,但在精神上他會感受到強烈的屈辱。此外,同情之愛是一種善良的美好的情感,但必須是對真正需要同情的人施用才有意義。如果不分是非,不辨真偽地濫用這種同情,不僅會危害社會,也會危害自己!兑了髟⒀浴防镛r夫和蛇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對于那些惡人、壞人濫施同情,你可能是發自真心的,但毒蛇卻會借助你的同情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適得其反,失去了同情之心的意義。

  愿每一個人都有真正的同情之愛,也愿這種同情之愛有理性的光輝照耀,富有真正的人間情味。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歡迎微信掃碼
    關注初三學習社
    中考網官方服務號

熱點專題

  • 2024年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匯總
  • 2024中考真題答案專題
  • 2024中考查分時間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數線專題

[2024中考]2024中考逐夢前行 未來可期!

中考報考

中考報名時間

中考查分時間

中考志愿填報

各省分數線

中考體育考試

中考中招考試

中考備考

中考答題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飲食

中考家長必讀

中考提分策略

重點高中

北京重點中學

上海重點中學

廣州重點中學

深圳重點中學

天津重點中學

成都重點中學

試題資料

中考壓軸題

中考模擬題

各科練習題

單元測試題

初中期中試題

初中期末試題

中考大事記

北京中考大事記

天津中考大事記

重慶中考大事記

西安中考大事記

沈陽中考大事記

濟南中考大事記

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化學知識點

初中英語知識點

初中語文知識點

中考滿分作文

初中資源

初中語文

初中數學

初中英語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中學百科

玖玖资源站在线免费观看,免费在线精品专区,欧美日韩呦女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性视频在线播放黑人
亚洲一级免费在线视频 | 在线亚洲一区网站 | 特黄V片欧美高清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乱碼在线观看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