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09-12-14 09:38:17
昨天中午,看到舜網論壇上有關于歷城二中學生自殺的帖子,不由問了一句:“歷城二中有孩子自殺了,知道嗎?”老師們說曾經有過,最近不曉得。
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在中國,每天無緣無故會死那么多人,一個孩子的生命的失去固然讓人痛心,但是我們又似乎無能為力,徒增一聲嘆息罷了。
晚上,和好友敬通電話。她問我知道這件事嗎?孩子是我的好友夢的女兒菲菲在濟南外國語初中的同班同學,倆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女孩長得清純可愛,父母感情不和,分居兩地。菲菲知道消息后已經哭了一天了。
這樣一個電話一下子把我和死者的距離就拉近到了真實的觸手可及的程度。
鼻子酸起來,心底泛起的是無盡的悲哀。孩子啊,你怎么這么傻呢!
今早上網查閱相關的新聞,看到的就更是眼中無人的責任擺脫了————
15歲女生墜樓身亡校方稱因"情感原因"自殺
12月1日清晨,濟南市歷城二中一名15歲的高一女生從教學樓墜下,送到醫院后經搶救無效身亡。校方稱女生很可能是“情感原因”自己從教學樓5樓跳下的,表示會積極配合女生家人做好善后工作。
1日上午記者來到濟南市立三院病房樓時,女孩還在手術室里進行搶救,女孩的母親坐在手術室外的椅子上泣不成聲。據一位自稱孩子母親同事的女子介紹,孩子母親在濟陽一家工廠工作,昨天晚上值班,今天上午剛剛趕來。“聽說昨天晚上她們母女還通過電話。孩子父親在山西工作,現在正在回濟南的路上。”
女孩的班主任老師哽咽著告訴記者,女孩今年15歲,上高一,學習成績很好,平時表現也不錯,剛入學沒有幾個月,并未發現有什么異常。女孩是從學校教學樓墜落的,事發后他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女孩墜樓后躺在地上,還有意識,能活動,我們趕緊撥打了120。”手術室外這位班主任老師十分悲傷,對于事發現場的情況不愿過多回憶,只是一個勁兒地嘆息。
歷城二中一位姓趙的副校長告訴記者,墜樓孩子父母都在外地,該女生平時住校。趙校長說,事后他們詢問了女孩宿舍的同學,據女孩舍友回憶,事發前一天晚上,女孩曾經與她在濟陽工作的母親有過四十分鐘左右的通話,“女孩讓母親來學校送書,她母親沒有答應。可能雙方有一些爭吵。”趙校長說,事發后他也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時間大約在早上6點30分左右,墜樓地點應該是教學樓5樓。
1日上午10時,記者從醫院了解到,墜樓女孩因腦部受傷嚴重,搶救無效身亡。
1日下午,歷城區教育局和歷城二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事情的最新進展,稱根據對女生同學的詢問和警方對手機短信的調查,他們了解到,女生在初中時曾經交往過一個男生,后來遭到父母反對,女生跳樓很可能是“情感原因”;另外女孩可能對在外地工作的父母也有一些抱怨,還說過“到底是我重要還是錢重要”之類的話。事發后學校已經盡全力搶救。
由于孩子母親處于極度悲痛中,父親還沒有趕到濟南,對于教育局和校方的說法,記者未得到女孩家人的證實。
當晚10點29分,一位自稱是歷城二中學生家長的讀者給本報來電,稱孩子從學校打來電話說有個女生跳樓自殺了,可能跟學校管理嚴格和學習壓力大有關。
專家觀點:和孩子情感溝通更重要
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專家孟海蘭教授告訴記者,十五六歲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時期,此時的年輕男女可能對生命的理解相對“簡單”,他們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孩子們往往不了解這一點。如果心理壓力得不到釋放,遇到不順心的事,他們很容易走向極端。“父母在外面打拼并沒有錯,他們也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物質環境。”
孟教授說,現在年輕人成長的外界環境與過去相比已經有很大不同,“他們的一些觀點聽上去很成熟,但也有一些想法顯得十分幼稚。”社會在更多關注孩子物質生活的同時,相應的情感溝通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強調”,“情誼淡漠”,父母與孩子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沒有跟上,這是現今家長、學校和社會都應該反思的地方。青春期正是孩子“心理斷奶”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呵護和關愛。(吳金彪)
前些日子一直在飯間和女兒談論《孩子,我們來談談生命》中的問題,就是在潛意識里告訴孩子:生命是最重要的!能以生命的表現形式存在著,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跡,沒有人可以漠視自己的生命——即便是草菅人命的事情常常存在著,自己也要看重自己!
學校,學習,欲把孩子的血榨干。
學校里到處安插著攝像頭,檢測器,男女聲不允許說話……這些非人性的規定長期壓迫著青春期孩子的神經,沉重的學習壓力讓孩子抬不起頭直不起腰。
家庭中父母的冷暴力,掙錢第一,冷漠孩子等等問題都讓孩子不堪重負。
自殺,青少年自殺,年年飆升。
孩子看不到生命有什么存在的意義,選擇放棄生命是因為絕望至極!
這件事我只是和老公探討了很久,沒有給豆兒談起。
這樣沉重的話題我希望孩子觸及得晚一點。
但是我會正面讓她知道:她存在的價值最最起碼在媽媽這兒是至關重要的!!讓她感受到愛感受到溫暖感受到來自家庭和親情的力量與溫暖!!
我難以想象女孩的媽媽見到活蹦亂跳的女兒從手術室推出來是一具尸體的那種悲痛欲絕,那是血肉相連的孩子啊,怎么就這樣匆匆逝去了啊!
我前天還和老公商量,高中讓豆兒去住校。昨晚我又打消了這個念頭,不是我們嬌生慣養孩子,是這個世界對孩子太不仁義啊!!
誰會給孩子多一點寬容和理解,讓我們把孩子交付給他放心?!
誰會給孩子多一點關心和幫助,讓我們的孩子在外有一點心理上的倚靠?!
有人說,把一個孩子直接推向社會是父母的殘忍。
可是,把一個孩子的生命剝奪是不是殘忍的?!
只要孩子有生命在,一切都有可能,可能讓我們對著孩子發火,對著孩子嘮叨,對著孩子生氣,對著孩子開心,對著孩子暢想未來,對著孩子享受人間最溫馨的親子情愛……
只要孩子有生命在,我們才有可能和孩子談生活談學習,所以學習只是生命中一個過程,一個比較重要的過程而已,千萬不要將學習代替了孩子的生命。
推薦閱讀:
和孩子一起迎戰中考9:體育中考
中考媽媽和孩子一起迎戰中考
和孩子一起迎戰中考7:媽媽該不該陪你
和孩子一起迎戰中考6:每日計劃
和孩子一起迎戰中考5:學習方法
和孩子一起迎戰中考4:怎樣合理分配小時間?
和孩子一起迎戰中考3:媽媽的堅持
和孩子一起迎戰中考連載2:媽媽的愛
和孩子一起迎戰中考連載1:后勤媽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