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度教育社區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09-12-09 09:57:26
少兒肥胖率10年增加5倍多,很多孩子“不會吃”,專家呼吁開設“食育”課程--
專設一門課 教你怎么吃
“食育應該進入中小學課堂,成為和德、智、體、美、勞并列的一類教育。”南京市中醫院主任醫師、金陵名醫館終身專家謝英彪教授告訴記者,他已經向教育部門這樣呼吁,而他也正著手編寫中小學“食育”的教材,目前已經有兩家出版社對這本教材感興趣。
專家著手編寫“食育”教材
“食育的基本目標,就是讓孩子懂得各種食品各有什么營養 ,懂得怎么樣科學飲食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謝英彪教授說,現在快餐食品對孩子們的誘惑力很大,再加上很多孩子有挑食、偏食、吃零食 、吃甜食、只吃葷不吃素等習慣,就易致肥胖和營養不均衡。在中小學校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就推行“食育”,從小就塑造他們的飲食結構,很有必要,對健康也更有效。
據了解,在日本和韓國,食育已與德、智、體并列,成為小學的一項基本教育。謝英彪教授說,目前國內還沒有哪個地方開展“食育”,也沒有“食育”教材。他開始著手編寫的“食育”教材,也會以通俗活潑的形式,向學生和老師、家長傳遞科學飲食的信息,比如他準備把科學飲食的內容編寫成兒歌 ,或者編寫成“食育三字經”,這樣讀起來朗朗上口,能夠引起學生們的喜愛。
主管部門:“食育”構想非常好
謝英彪教授透露,前不久他應邀為南京的中小學生物老師作了一場有關“食育”的專題報告,與會的很多老師非常支持他的這個呼吁,并希望“食育”的理念和相關課程盡快進入課堂。
南京市教育主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這是個非常好的構想,飲食教育對學生的成長 大有裨益。南京市中小學衛生保健所所長蘇立新表示,現在南京的部分中學和大多數小學能保證兩周一節的健康教育課,其中有營養方面的內容,但是不多,課時也很少。他表示,南京的健康教育課算是比較多的,在其他地方還有把健康教育與校本課程、人防課放在一起組成綜合性課程的,那樣分到飲食營養方面的內容就更少了。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關于營養的知識和課時。
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副校長徐蘋只要在學校,吃飯時間都要到食堂里去轉轉。看到有學生光吃葷,不吃素,或是不肯喝湯,她總要坐下來和學生談一談。徐副校長表示,這并非小題大做,作為學生營養專家,她深知學生時代的健康飲食習慣會影響一生,所以只要有時間,她一定要去管。她表示,現在學校在生物和健康課上都會談到飲食問題,在學校培訓紅十字會員時也會講到。學校還出了宣傳專欄,編寫了校本課程,但她認為,要想培養科學的飲食習慣,需要花很長時間。
部分家長和學生對孩子營養的忽視或誤解已經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結果:在10年的時間里,南京市的6~7歲組肥胖發生率由0.84%上升至4.17%。當前,南京地區少兒肥胖率是10年前的5倍多。
中小學生不良 飲食習慣多
孩子的餐盤里,蛋、奶、肉等食物越來越多,而維生素、高纖維相對豐富的谷物、薯類等卻越來越少。飲食上的忽視和運動減少等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小胖墩”成倍增多。一些中學老師經過調查后發現,中學生存在很多不良飲食習慣。
問題一:早飯變成下午茶
一所中學的老師發現,下午坐校車放學時,常常有學生啃著硬面包,吃著餅干,這個時間點上吃東西讓人感覺奇怪,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兒“變”出來的。一問才知道,早上起遲了,拎著早飯上車,路上來不及吃,就一直留到了下午。整個上午都不吃一點東西。因為吃飯不規律,有時候又會暴飲暴食。有的中學生甚至一口氣能喝上幾杯珍珠奶茶。
問題二:偏食學生不想改
“廣告里洋快餐又推出什么新品了,那他們肯定會去嘗嘗看。”一位中學老師表示,現在很多孩子都把吃洋快餐作為獎勵自己的“加餐”,也不管是不是適合正在發育 的身體。
在學校的食堂里,男女生的餐盤內也有很大差別。女生不愿意吃葷菜。男生不愿意吃素菜,只喜歡脆的、香的、油的,最喜歡炸雞腿、炸大排。
問題三:邊走邊吃習慣差
“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常常看到校園里奔走著這樣的身影中,手里拿著點心、干糧匆匆往嘴里塞。殊不知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利于健康,沒有干濕搭配平衡膳食。
問題四:小飯桌油水過多
“本來在學校里吃飯,他嫌肉太少,硬是要到小飯桌去。”金女士的兒子小丁今年上四年級,原本中午是在學校里搭伙,四五塊錢一天,一葷一素一湯,可兒子嫌葷菜少,只在學校里吃了一個多星期就鬧情緒。“我們已經換了四五家小飯桌了,這家雖然貴點,可他愛吃。”現在小丁已經比同班同學胖了一圈,因為小飯桌的“油水”很足。
“現在我們找的這家小飯桌,一頓飯錢近10塊,吃的葷菜特別多,小孩特別喜歡。”金女士說,盡管覺得兒子經常吃炸雞腿不是件好事,但因為工作太忙,無法分身中午為兒子做飯,只能任由他選擇自己喜歡吃的。而不少媽媽都有和她一樣的煩惱。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