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11 13:02:39
摘要:在寒假作業布置上,打破以往留一大堆書面作業的慣例,教師給學生們布置的作業包括:每天看《新聞聯播》,了解關心國家大事;每天做一件家務,給父母洗腳或是幫父母做飯等;讀一本好書,做一件好…… |
寒假來臨,在一些中小學了解到,過去整齊劃一、“填鴨式”的寒假作業已被各式各樣的特色寒假作業所替代。注重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趣味性構成今年寒假作業的主要特點。這種“參與式”“體驗式”的寒假作業受到了中小學校學生們的普遍歡迎。
“讀一本好書、參加一個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做一個科學小實驗……”今年,有些中學摒棄以往枯燥、繁重的寒假作業本,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參與式”“體驗式”特點的“寒假生活樂園”作業。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分層次為學生們布置基礎性、探索性、創新性和發展性的作業,學生們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這種寒假作業的目的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品德教育、減輕學生負擔,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該校初三年級學生說:“以往假期,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是寫多少篇作文,記多少篇日記,做多少道試題等,大家都感到枯燥乏味,一點意思也沒有。現在的寒假作業有動手做的,有社會實踐的,我們都很喜歡。”
在寒假作業布置上,打破以往留一大堆書面作業的慣例,教師給學生們布置的作業包括:每天看《新聞聯播》,了解關心國家大事;每天做一件家務,給父母洗腳或是幫父母做飯等;讀一本好書,做一件好事,完成一件手工小制作;在社區內完成一次社會實踐,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等。這些具有樂趣和意義的寒假作業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
教育界人士認為,以往的寒假作業要求學生寫和算,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感到非常機械和枯燥。而“體驗性”寒假作業則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寒假作業的項目,讓中小學生自己動手,利用他們身邊的小事對其進行教育,既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發現生活的樂趣,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