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2009-08-27 10:04:18
一直以來,在家長的心中孩子都是長不大的寶貝,家長深怕涉世不深的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被一些虛假的東西所欺騙。殊不知,孩子很早就有了自主的意識,一味的保護,只會羈絆自由的心靈,使他們感到反感,從而弄得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張。
很多家長不太理解孩子為什么總是和自己作對,總是和自己對著干,他們這種偏激的行為很是令大人煩惱,有時候甚至為他們感到傷心。為什么會這樣呢,在這里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如何與孩子溝通這個話題。
其實孩子并沒有要讓大人頭疼的故意,反而相信每個孩子都從心底深愛著自己的父母家人,只不過家長有時候,針對一個問題,沒有估計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過多地有成年人的想法來填鴨式的教訓他們,就比如想將一個大象裝入一個冰箱,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孩子自然很難接受。
我覺的,要和孩子進行沒有情緒的溝通,家長需要注意一下方面:
1.別用大人的思維和孩子交流。
大人的思維和孩子的思維之間,畢竟存在差異。不能以孩子的思想幼稚,就貿然否定他們,使他們感到自尊心受挫。有時候,即使孩子提出了幼稚的想法,大人也要用孩子的思維方式來給他們解答,從而使他們自己發現自己錯誤,自己從內心說服自己,這樣他們就會認同家長。我們相信有搗蛋的孩子,但很少有不講理的孩子。
啟發孩子,引導他們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是溝通的重要方式。
2.別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交流。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話,殊不知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命令式的口吻會使孩子產生極強的逆反心理。或許在年齡小的時候,他們還因害怕你而被迫遵從,但是隨著他們自我意識的逐漸強大,這種逆反心理表現的更加強烈。這個時候,如果你還采取命令的口吻,他們感覺到這種口吻的氣息后,就會產生封閉式的抵制,置你的命令為過耳秋風。
因此對待孩子,盡量采取公平,平等,協商的口吻,千萬別利用命令來壓制他們。
3.萬事講道理,千萬別口苦婆心。
還有一類家長,他們到也不會用命令甚至恫嚇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但是究其效果而言,也不足取,這種溝通方式可以被稱作苦口婆心式的溝通。此類溝通的剛好和命令式的溝通相反,倒也尊重了孩子的個人想法,但是卻忽略了自己說話的權威。
俗話說,話說三遍淡如水,清晰的道理,只需要將一遍,如果你反復強調,說明你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沒有抓住事物的要點。這樣膚淺而重復的話語,孩子自然不愿意聽,而且會很煩,因此提醒家長,不要和孩子打"蘑菇戰".
4.和孩子建立親情之上的友誼。
友誼的核心是平等和理解,很多家長都難以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溝通關系,他們對孩子所持有的看法,常常以自己過來人的眼光來看待,而不是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們,這就造成了溝通上的障礙,因此,如果在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一種友誼式的平等,和諧的溝通關系,那么你會發現溝通會變得如此輕松,且有意思。
一旦家長的心態擺正,和孩子溝通的新局面也就會逐漸打開。另外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所以,自己首先要做一個品行良好的人,使孩子信任你,這樣你們溝通起來也就更容易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