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2009-08-26 22:39:36
沖刺100天,中考進入了倒數計時。這個時候,整裝待發的不僅僅是初三學子,還有千萬個家庭。
這100天也是一場屬于初三家長的戰役。
教育家別林斯基說過一句話:愛自己的孩子,連母雞都會,關鍵是怎么教育他們。中考在即,爸爸媽媽們該怎么去愛自己的孩子,去幫助他們呢?
在這里,《中考金刊》要給大家講述一個“明星爸爸”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成功的孩子背后,那些偉大的父親母親。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黃岡中學高一學生小林家里,爸爸就是他的“伯樂”,而他,無疑是爸爸的“千里馬”。小林的父親周開山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也是一位受人追捧的“明星”,他在家長博客圈里大有名氣,不僅因為他兒子小林中考時取得了全校第1名的好成績并如愿考入黃岡中學,成為一匹十足的“黑馬”,還因為他有一整套的育兒方案,使得家長們爭相學習。
小林是個性格外向的男孩,從小活潑好動,進初中時,是班級里有名的“搗蛋鬼”,上課愛講話、愛捉弄同學,屬于“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那種類型。因為兒子的調皮,周開山三天兩頭就被請到老師辦公室。初二時有一次,英語老師對周開山說:“再不加以管教的話,您的兒子估計連普通高中也考不上。”當時的情況是:全班40個同學,小林排名第34,他的英語和語文成績都不好,時常位于及格線下。周開山回憶說:“英語老師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朝我潑來,讓我清醒。我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才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父親的責任,一連幾個晚上我都睡不好,一直在思考該怎么來教育我的孩子。”
經過幾天的思慮,周開山決定犧牲自己晚上的時間,做一個超級“伴讀爸爸”。
第一招查漏補缺,有的放矢
針對小林偏科嚴重且粗心大意的特點,周開山采取了“缺什么補什么,錯什么抓什么”的策略。他把兒子所有的作業本和試卷翻出來,將他做錯的題目進行匯總,全都抄在一個特定的“錯題本”上,讓小林把它們重做一遍,看看他的知識掌握程度。如果這次做對了,周開山就和孩子一起分析前次失誤的原因;如果這次仍沒有做對,他就和孩子一起重做,直到幫孩子找出癥結所在。
“一開始我心里也沒底,不知道這些素材對孩子到底有沒有幫助,沒想到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小林每天讀一些美文,慢慢地竟對文學產生了興趣,后來還主動提出要讀名著、寫日記,有一天還寫了兩首像模像樣的詩呢。”
第三招培養興趣,發展特長
打小林讀小學起,周開山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特長,身邊有的家長讓孩子去學樂器、學聲樂、學書法……可小林對這些都沒興趣。后來周開山發現,小林喜歡上網,在他進入初中以后,他對網絡的興趣更濃厚了。
對孩子的這一愛好,周開山并沒有采取“封殺”的態度,小林的媽媽為此非常擔心。孩子覺得自己是以學習為主,娛樂為輔,但他母親不認可,結果兒子很委屈,拒絕和媽媽交流。周開山和老師交流后得知,兒子加入了學校的生物小組,小組學習得到了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的支持,孩子上網的確是為了學習。于是,周開山大力支持孩子的舉措,迷上植物知識的小林經常在“網上植物館”沖浪。周開山自己也喜歡瀏覽孩子時常打開的網頁,他保持了和孩子同樣的興趣愛好,父子倆時常就網絡上的知識展開討論。
周開山說:“對任何學習而言,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既然小林喜歡自然科學,我就要鼓勵他動手動腦。”對于孩子的課外愛好,周開山恰當地引導他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讓他逐步學習記科學日記,還要求他撰寫圖文并茂的科學小論文,同時注意培養他的觀察能力和寫作能力。這么一來,小林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更加濃厚了,也時常動手做點小實驗什么的,一進初三,開始接觸化學,小林更是立馬就喜歡上了這一學科,中考時他的化學取得了滿分的好成績。
第四招趣味記憶,提高效率
從小林進入初三起,周開山就開始實踐自己的“周氏教育法”:借助多媒體設備,他把數理公式、語文的重點段落、文言詞語翻譯等錄制成了MP3,讓小林每天在上學放學路上聽;每天吃晚飯時,在家里播放一段《走遍美國》,培養小林的聽力和語感……“記憶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分類記憶、特點記憶、諧音記憶、圖表記憶、卡片記憶,只要是我能想到的方法,都會和小林一起實踐,我們就是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牢記各科知識點的。事實證明,越是趣味性的記憶,效果越好,孩子記得越牢固。”
對于記憶而言,周開山認為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要經常給孩子施以積極暗示。以前小林常感嘆“我記不住這些知識”,對自己的記憶力缺乏足夠的信心,其實這樣只會亂了陣腳,給自己的記憶設置障礙。周開山知道孩子很聰明,他只是沒有把心思全放到學習上,于是他經常給小林打氣:“你一定能記住,你一定行,爸爸相信你!”在他的鼓勵下,小林又重新坐到了書桌前面。
不拋棄、不放棄
記者:能使調皮的孩子成功考入重點高中,您的秘訣是什么?
周開山:秘訣談不上,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教育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小林從小到大,不管他犯了什么錯誤,我都沒有嚴厲地打罵過他,而是和他講道理、分析原因。我始終認為,給孩子正面的引導很重要。我常在博客里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當孩子們遭遇挫折時,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不斷鼓勵他、關心他,給他信心,其實這也是給我們自己信心。套用《士兵突擊》里的一句臺詞,我們做家長的,對待孩子就應該:不拋棄、不放棄。
營造輕松氛圍
記者:那您認為中考前家長最需要幫孩子做點什么?
周開山:在考前,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配合老師,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而不是再給孩子施壓。最重要的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有的家長比考生更緊張,這樣對孩子就會形成消極暗示。在有的家庭中,只要孩子在家里,父母就壓低聲音說話,生怕影響孩子學習,為此孩子往往會向家長發脾氣:你們怎么了,個個低聲下氣,我悶死了!不會開開玩笑、來點幽默,聊聊天?還有的家長總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里過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成績怎么樣……殊不知,孩子在學校里緊張學習了一天,已經非常疲勞和煩躁,再聽到家長的嘮叨,情緒肯定更不好。當孩子為準備中考而全力以赴時,家庭應該是孩子舒適輕松的避風港,是休息和放松的驛站。中考前和考試期間,家里特別需要寧靜平和,只要一切正常,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以平常心看待考試成績
記者:您認為到了初三下期,家長們應該怎么看待孩子的成績呢?
周開山:對于孩子的成績,家長要有顆平常心,不要給孩子制訂不切實際的目標。當孩子成績稍有下降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相信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當孩子為取得的進步而驕傲時,家長要適當地給孩子“潑冷水”。在小林只考到班級第34名的時候,我就一直鼓勵他,讓他看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看到自己從第30名進步到第20名,再進步到第10名;而當他名列前茅的時候,我又經常告誡他“一山還有一山高”,千萬不能驕傲。
合理安排迎考生活
記者:中考前幾天,您是怎么安排孩子的生活的?對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議?
周開山:第一,要幫孩子調節生活規律?记暗娜逄熳詈貌灰僮屪约旱暮⒆悠疵鼘W習了,而是應該讓孩子徹底地放松下來,到公園里賞賞花、散散步,到郊外去玩幾個鐘頭,使他們的精神能夠從緊張的學習狀態中解放出來。第二,合理安排孩子的睡眠。孩子在應考前兩三天的睡眠特別重要。如果睡得好,在考場上就會頭腦清楚,思路暢通,潛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因此,考前兩三天不要讓孩子開夜車,以免擾亂他們的生物鐘,以致影響考試。第三,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臨考前,孩子的大腦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能量消耗較大。臨考前7~15天如果飲食安排得當,吃得好,及時補充體能消耗,必將大大提高大腦的學習效率,提供給身體必需的熱量。食物一定要避免過于油膩,應以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為主。
初三學生最想聽的五句話:
1.我們相信你的能力,不管考試結果怎樣
2.相信你自己,不管別人怎么說
3.不管考上什么高中,只要你盡力了就行了
4.你需要我們做什么,盡管說
5.你不需要我們做什么,也盡管說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