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2009-01-04 14:15:19
王金戰:在座各位都是企業界的精英,可謂是成功人士,但是我跟大家談一下子女教育問題。我覺得當今時代衡量一個成功人士最重要的標準是看你能不能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因為如果說個人事業紅紅火火,但一提到孩子發展的并不好,我覺得誰愿意做這樣的成功人士呢?所以我覺得人生有很多東西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職務再高遲早要退下來,真正屬于你的是你的孩子,因為孩子是我們的生命延續,是我們事業的延續。所以成功人士的重要標準,就是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外面八面風光,孩子一塌糊涂,這哪是成功人士?
這是我做的一個家庭訪談節目,有一個片斷,講述我教育我孩子和一個老師的體會。因為2003年我作為一個班的班主任,有49個學生畢業,有37名考上清華北大,有10名學生被美國的哈佛,英國的劍橋等大學錄取。
人大附中副校長王金戰演講
我自己孩子2003年參加中考,沒考上高中,但2006年經過我的努力,同時被北大、清華、人大同時錄取,作為一個家長怎么教育孩子,我想今天放一些片段。這個片子很長,看我怎么引導孩子一步步走出困境的一段對話,因為我現在感覺,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之所以學習不好,往往不是能力問題,也不是基礎知識不扎實,更不是不用功,而是心理負擔太重。也就是說,學習之外的事,對孩子的干擾太大,嚴重影響到了學習效率。我的孩子當時沒考上高中,我以為我孩子很笨很差,但后來通過我孩子寫的日記發現,之所以學習不好是因為心理負擔太重,所以要想讓我孩子走出學習困境,首先得解決她的心態。于是轉變角色,孩子在我的引導下,一步步走出了心里困境,所以學習就大踏步的提了上來,我告誡各位,后來我的孩子發展到什么程度呢?每次大考之前都想跟我談談話,但孩子也是非常體諒家長的,每次跟我談話,都要看我的臉色,要看我很累了就不想說了,感覺到我比較輕松,跟我對話,說老爸,我明天就要考試了,能不能陪著我聊一會呢?我說好。每次聊之后他都感覺莫大的解脫和自信。所以以后我就為我自己做了一個決定,我再累再忙,只要回到家,就可以把無奈的事件關在門外,只要回到家就裝出非常輕松、高興的樣子,這樣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是非常大的。
我只是把相關的一些感悟跟大家交流一下,孩子成為英才其實很簡單,關鍵是家長不知道該怎么做。很多孩子不是敗在自己手里,而是敗在家長手里。我有一個體會,教育孩子不是一個時間問題,是一個理念問題,是一個方法問題,我們家長不能說,我整天忙,沒時間管孩子,所以孩子學習一般,這不是理由。如果家長管理理念不到位,在孩子身上施加的時間越多,對孩子構成的摧殘也越大。所以教育孩子不是時間問題,是一個方法和理念的問題。英才是怎樣造就的有這樣一句話,你不能西紅柿結出蘋果來,西紅柿就讓它結西紅柿,蘋果就讓它節蘋果,每個蘋果都有其價值,沿著你的強項成長,每個學生都是最優秀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發現學生的優點,這本書在發行100多萬冊了,全國各地向我求助的人很多,到我辦公室,一句話就是王老師我可見到你了,我跟你說我孩子最大的缺點是什么什么,我孩子其次的缺點是什么什么,我就打住,別說,那你孩子的優點是什么呢?把他的孩子說的一無是處,談優點的時候,竟然談不出孩子的一點優點,所以問題孩子出于問題家庭。每一個問題孩子往往有兩個問題家長,所以孩子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家長應該反思一下,孩子生下來那么天真可愛,為什么發展到最后有這么多缺點呢?這些缺點無一例外的帶有家庭教育的背景,如果這樣反思的話,第一我們對孩子身上少了一份嘮叨,第二在自我反思方面增加一份動力,對教育孩子的水平方面將會有更大的提高。
在一個人的智力開發時期,如果學習的內容是他感興趣的,那么他的潛能就會極大的被激發,而一旦這些內容他完全不感冒,智力又將會更大的被扼殺。我是教數學的,而且我是國家十一五重大課題的素質教育的家庭作用研究,我發現問題確實很多。我發現一個學生14歲之前,是一個人一生智力開發的關鍵時刻。第一如果智力發展關鍵時刻,如果學到感興趣的東西,智力將會被巨大的開發,但關鍵時刻如果學到不感興趣的東西,他的智力將會被很大的扼殺,所以14歲之前的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比學習本身來的更加重要。對于非常想把學習搞好,又暫時走不出困境的學生,需要的不是家長的嘮叨,更不是老師的職責,而是減壓,以退為進,適度降低目標的體貼合理解。有一個老鄉,我是山東人,老鄉的孩子在人大附中,高二寒假,家長把孩子領到我辦公室里,說能不能幫幫我孩子,考的很差。我問孩子,考的怎樣?學生還沒說話,家長捶著我的沙發說一塌糊涂,我一看家長的表情我就知道問題孩子出自問題家庭。于是我跟家長說,要不你到外面,我跟孩子聊會兒。我問孩子,你寒假考的怎么樣?那孩子說,王老師我寒假考試比其中考試提高了兩個名次,我一聽特高興,你太不容易了,人大附中有1/3要考清華北大,都非常厲害,你短短一個月時間超越兩個名次太不容易了。如果你每次堅持兩個名次的速度超越下來,高考的時候不是能不能考上大學的問題,甚至都有考上清華北大。我說你寒假好好的學,利用這個時間悄悄的學,開學之后再超過兩個名次行不行?學生說我超過三個名次行不行。我說行,超過三個也行。這孩子顯得非常振奮、高興。回去學了一個假期,開學以后第一次考試又超過5個名次,我又鼓勵表揚。我高興得告訴大家,這個學生考上了北京大學。當時我跟這個學生家長談話,我說差生怎么產生的?當一個學生反復遭遇失敗的打擊變成了差生,所以讓一個差生變好很簡單,讓一個學生反復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個學生一定可以成功。結果你的孩子這樣,就是遭受的打擊太多,最需要的是成功的鼓勵,但你的孩子已經提高兩個名次,在你眼里還是一塌糊涂。那達到什么樣子才能得到你的表揚呢?他的孩子需要的不是他的職責、嘮叨,而是家長降低目標,以退為進,學生取得小小的進步加以鼓勵、表揚,這個孩子就會成功。我教數學的,我也搞數學競賽,我發現同樣的題目,我在最好的班敢講,在最差的班也可以講,學生照樣可以接受的了。每一個學生都有成為英才的可能,關鍵是我們家長做好合理鋪墊了么?同樣的數學題,可能三個鋪墊我發現學生就進步了,到了最差的班,做5步鋪墊,所有學生都可以上來,問題是我們有沒有給學生合理的鋪墊。
所以家長有兩大責任,第一大責任就是做孩子前程的設計師,我的孩子高中沒考上,為什么最后兩年半以后能夠被清華、北大錄取呢?我們一家到了北京以后,我第一站先是帶著孩子到北大,先追求一點精神的享受,在北大一上午,感覺到北京名校的風采,我看感覺找到了,我跟孩子講,老爸放棄青島那么多的東西,到北京受這個罪,就是為了到北京圓你的夢。但是到了初一的時候,我發現我的孩子智力水平和基礎根本不可能考上北大,我孩子6年努力最終化為泡影對孩子太殘酷,我就琢磨我作為一個家長可以做什么,必須做對孩子非常重要,但孩子又做不了的事情,是什么呢?我還是多各個大學網站,搜索各個大學的政策,我發現就是藝術特長生,我開始跟北大特長生交流感情,我跟他們提出三個要求,說跟我孩子找個民族樂器,這個樂器必須從初一開始學就能力學好,因為有一些樂器從初一開始學就來不及了,第二學這個樂器的人比較少,第二清華,北大需求量還要大,他們非常認真給我的孩子選了一個樂器叫中阮,結果孩子比較喜歡這個樂器從初一開始拿出一個小時練,我看孩子認真勁,我知道我的孩子北大道路已經鋪平了,高二帶著我的孩子到中國音樂學院考級,結果找不到我孩子的專業,我就找什么原因,我終于在琵琶專業的找到了我孩子的專業,括弧中阮。結果只有一個人報考了這個專業,結果我孩子高興的說老爸你給我選的這個專業太好,沒有競爭對手。結果我孩子2008年寒假同時報考了人民大學和北大的中軟特長的考試,93人參加了兩個指標的競爭,我孩子一不小心考了第一,結果人民大學看是人大附中的學生,當時就把通知書給了她,結果參加北京清華又考了一個第一,所以三個大學同時把通知書給了她,我帶孩子參加人民大學考試的時候發現人民大學學二胡的只要兩個,可是報名有300個,更殘酷是北京大學鋼琴要一個,結果全國報名的學生有400個,大家想想,400個競爭一個指標,你說選中的人能是人嗎?所以,我們現在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奔波各種輔導班之間,很多帶有強烈盲目性。
我弟弟的孩子就是06年考大學,結果在山東考630多分,跟我講大哥能不能你在北京幫助我孩子進北京理工大學,我想想我說你讓他報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生,我弟弟問我什么是國防生,我說你孩子參加家長,你盡然連國防生都不知道,你孩子要考大學了你都不知道相關國家政策,你這個家長太差勁了,我弟弟說我就是不懂,你能不能告訴,你到百度找,所有國防生政策一目了然,半天之后弟弟給我打電話,說這個國防生確實很適合,我就報國防生了。錄取原則他就知道了,結果我弟弟的孩子就去了北京理工大學的國防生,這就是政策規定的,只是我們家長不知道。所以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不知道你孩子究竟學什么。我們做企業有有種感覺,特長是特別突出的。所以對孩子選擇這種、那種專業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我們孩子要不要學這么多東西?學這些東西的過程中有可能把他的長項埋沒了,你家長知道么?另外現在國家高考政策變化那么大,我今年說幾個名詞不知道你們是否知道,特別是有孩子朋友們你們要注意這些問題了。比如我們國家為了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制度,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為了化解一考定終身的問題。比如保送,比如自主招生、國防生、藝術特長、體育特長、小語種、委培、定向,這些都可以在高考之外有一些另類的政策,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比如說自主招生北京大學面向全國錄取2576個學生,自主招生保送生加在一起超過50%。這些問題到高三已經來不及了。
教育孩子絕對是一門藝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是別人沒法取代的。這是人大附中的有關的圖片,人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屬的6個重點高中之一,我們代表一個側面的高考數據怎樣,07年196人,08年220人,人大附中的情況是這樣的每年畢業大學600多個學生,也就是說人大附中考取清華北大的比例可以占到1/3。08年清華北大在北京投放指標600多個,我們一個學校占整個北京市考區清華北大人數的1/3。我們沒有早自習、早自習,只有高三留下一個半小時的通練時間,其他年級都正常下學。人大附中的高質量的背后是高度的關注學生的一種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2006年溫總理單獨在中南海接見人大附中校長,問詢中國教育怎樣改革,最后溫總理聽完人大附中報告之后,做出知識,人大附中這么好的理念和資源,為什么不能發揮它的輻射作用呢?于是按照溫總理的指出,我們組成了六個中心,工作由我一個人負責,一開始按照企業化運作,但運作到現在,我們的企業雖然現在金融危機,但我們的企業逆勢而動,越來越紅火,從200萬元起步,現在資產超過幾個億。現在開展的六大業務模塊我就不介紹了,關于我怎么把一個班37個學生送到清華北大、怎么教育孩子,寫了兩本書,有幾百個案例,如果大家感興趣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