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博客 2006-11-24 14:29:30
第一個原因:民辦公助校有重點高中的背景。
這是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造成的,當年教育部門一聲令下,“義務教育階段不設制重點中學”導致重點中學初中部大規模取消,只留下了2個“教改實驗班”,其余的都改制成“民辦公助”性質的學校。
在這樣的形勢下,“清華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北達資源中學”“101上地分校”“師達中學”…..學校應運而生。這些學校的師資都是原來的重點中學的老師,背靠大樹,生源都是遠遠優于普通中學的,而且最最關鍵的是這些學校跟重點中學高中部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比如“北達資源”就說他的學生考入北大附中高中部的比例是最高的,甚至在一半以上。
這是非常誘人的條件。也就是一個學生如果想考入北大附中,然而在小升初時沒有能考入北大附中本校數學實驗班,那么如果通過測試,可以讀北達資源中學,中考的時候考入北大附中的機會會大很多。那么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就會很認真地考慮是否“曲線”進入北大附中,通過初中就讀“北達資源中學”。
另外,北達資源中學初一是在北大附中就讀的,這可能是校舍的局限,也可能是師資的因素,但至少在暗示和提醒家長們北達資源與北大附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第二個原因:民辦公助校教學質量確實有保障。
再說清華附中。與北達資源不一樣,清華大學附屬初級中學有更大的優勢。
第一,名字優勢。很多人認為“清華大學附屬初級中學”這和清華附中的龍班是沒有什么區別的;
第二,“清華大學附屬初級中學”校園與清華附中在一起;
第三,“清華大學附屬初級中學”的重點班和“清華附中”的“龍班”若干年來師資是一樣的配置。這是非常誘人的,一個學生或者家長選擇學校可能最看重的就是其師資。清華附屬初級中學的重點班以前還被稱為“虎班”。是每年通過八月份的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分出來的的。
同樣,清華大學附屬初級中學考入“清華附中”高中部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這是大家選擇清華大學附屬初級中學的又一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民辦公助校教生源確實好。
今年大家開始重視“人大附中分校”這個說法,因為以前都稱之為人大附中普通班,都是6個班。
一些家長非常擔心說這個學校在西頤上課,不知道師資怎樣,學生怎樣。那么其實最后你看好了,跟往年沒有什么兩樣,就是學生大多還是仁華的學生上去,老師還是非常的優秀。當然,跟人大附中超常兒童實驗班相比較,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然而最關鍵的是:即便是這些分校,這些民辦公助學校,都不是交錢就能上的,還需要有嚴格的選拔,錄取比例都是幾比一甚至十幾比一的。
現在學習好的學生幾乎都選擇擇校,不參加電腦派位。這樣就導致電腦派位學校的惡性循環:開始時好學生少,后來就是好學生都不去了,越來越嚴重,最后就是優秀的學生不敢去了;因為校風變了,環境改造人啊。
第四個原因:因為數學實驗班招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以海淀區為例,畢業班1萬多人,能夠上市重點數學實驗班的學生不過寥寥數百。人大附中240人,北大附中80人,清華附中80人,101中學120人,首師附中160人。
這些名額還面臨著其他區優秀學生的競爭,所以進入這些學校相當不易。本來名額還可以多一些,現在一個班從45人變成40人,導致今年競爭異常激烈,而且者還將是個趨勢:這樣的名額會越來越少。
甚至有傳言:教改實驗班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會逐步取消!
如果真的取消,那么我預測:名辦公助學校將可能成為未來的重點初中。
臺灣的教育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就是有一段時間取消重點中學的呼聲非常高,教育部門主管也覺得辦重點中學是個錯誤,應該平均化。
于是想也沒想就取消了重點中學和重點班。
但是取消后反對的呼聲更大,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家長統統不干了,天天去教育部門鬧,說“憑什么我們孩子成績這么優異要跟差生接受同樣的教育”、“學校教的東西我們孩子都會”…最后不得已,只能又恢復重點中學和重點班。
事實上分重點中學和分重點班從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因材施教,有其科學的一面。有天賦的學生如果天天跟著大伙混,可能會埋沒人才。否則國家也沒必要辦“清華”“北大”,直接按片劃分入大學得了。
回到主題,一旦重點中學數學實驗班取消了。那么最可能的直接后果就是民辦公助的學校擠爆了,大家都交錢,上這樣的學校,因為大家都想進入好的高中。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民辦公助學校可能還恢復成公辦學校。如果那樣更好了,這樣的學校會更加火爆,連錢都不用交了,謝天謝地。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