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12-08 15:14:46
開學已有一月余,經過了一個悠長假期的學生們,面對到來的新學期和新環境,有諸多的不適應,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來自心理上的困惑和疑問。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青少年學生最常見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交往、挫折心理、意志、情緒、不良個性等方面,而造成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令社學學者們感到普遍擔憂的是,在學習成績之外,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卻常常被家長們忽視。作為學生,一方面功課壓力比較大,另一方面又難免遭遇青春期“成長的煩惱”,這些都或多或少會在他們的心理上有所反映。而現在的學生基本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生活自理能力差,從小就承受著家長過高的期望。這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導致了學生們的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如果不能及時正確疏導,很容易使他們產生極端心理,并墜入消沉的情緒之中。心理疾病,已經成為當今青少年學生心理發育過程中存在的隱患。日前,就記者采訪過程中發現的四個案例,上海社科院青少年所所長楊雄先生分別進行了點評。
案例一成績壓力
■嘉嘉初二學生
一直以來,我的成績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從預備班開始,我就被選為大隊長,父母和老師都為我感到驕傲。在年級里,我也是焦點人物。可就在升初二時,不知是因為大家都努力了還是我的退步,成績莫名其妙地下滑至十名左右,心里非常郁悶。大隊長的職位沒有了,老師看我的眼神也從原來的欣賞變成了惋惜,最關鍵的是,他們對我的關注越來越少,漸漸地變得不再重視。一些同學趁機開始冷嘲熱諷,并經常拿我過去的“光輝業績”來刺激和挖苦我。我從以前他們的榜樣,變成今天嘲諷對象。那段時間我很苦惱,并開始有點自暴自棄,原本開朗的性格也變得小心眼和瞎猜疑。我很害怕,經常反復地問自己“我的人生是否就這么完了”。我父親的工作非常繁忙,家里經常是我和媽媽。我很想與媽媽溝通,但看到媽媽的臉色及眼神,又沒有了說的勇氣。
專家點評:其實成績問題,是現在學生遇到的最為普遍和嚴重的問題。初二是個分化期,課程的難度明顯增加,在這個階段,成績出現偏差和跌落是很正常的現象。上述同學目前遭遇的不僅是成績上的滑坡,而且大隊長職位的失去,也是他情緒低落的主要原因。關鍵是他這個年齡段,還不具備正確處理、控制情緒和對待挫折的能力。所以,父母和老師有針對性的疏導,是極為重要的。此時,父母不能因為成績或其他原因再給他增加壓力,要在情緒和心理上給他松化,穩定他的情緒,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并給予適當的鼓勵。而學校老師則應該及時幫助他正確分析成績下滑的原因,讓他知道為什么會失敗,并能及時糾正錯誤,重新樹立信心。
在目前的應試教育中,學生的成績成優劣,從某種角度來說,成為評定他們的唯一標準。所以,現在學生來自這方面的心理壓力也是最重的,如何適時地疏導和正確對待,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案例二青春痘的陰影
■思諭高一學生
初中的時候,我的身高并沒顯出明顯的優勢。當初父母還有點擔心,怕我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影響了身體的健康生長。但今年春天,不經意間,我一下就長高了許多,明顯成為班里的“高材生”。父母松了口氣,我也為自己修長的身材感到自豪。但喜悅的心情還沒來得及掛上眉梢,臉上綻放出的青春“光彩”卻讓我陷入了新的煩惱。一般治痘不需要吃藥、打針,可我為了能盡快還我“本來面目”,用了多種所謂的偏方治療法。誰知欲速則不達,由于面部的青春痘處理不當,發生了嚴重感染,不得不求醫問藥。要命的是,這個治療過程并不短,而且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伴隨著生理上的痛苦,接踵而來的是心理上沉重的負擔,因此我和同學的交流減少了,面對女生更是自慚形穢,不敢抬頭,情緒低落到了極點。漸漸地,因為強烈的自卑感,性格也開始走向自我封閉。我就像只斷了翅膀的小鳥,想要飛卻怎么也飛不高。高中才開始,臉上的痘痘有嚴重蔓延的趨勢,現在的我,不僅不敢與同學接觸,就連上課集中精力聽講都很難做到。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熬多久,怎樣才能讓我從痘痘的陰影里走出來。
專家點評:在專業上,我們稱這種青春痘的陰影為體像煩惱。其實每個走過青春期的人都知道,這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若不能用正確的的心態去面對,很容易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許多同學,因為沒有正確認識,更沒有正確處理,胡亂地用手擠壓,結果引起感染甚至潰爛。這時,家長的有效引導很重要。首先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清潔,保證良好的睡眠,精神充沛。同時要做好青春期的心理教育,告訴孩子,這個“成長的煩惱”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只要能正確對待,加上適當的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狀況會越來越好。有個笑話,據說現在一些小女生還就喜歡臉上有青春痘的男孩,因為覺得他成熟。所以,長青春痘并不可怕,更無需影響到學習和生活。
案例三異性交往
■偉偉初一學生
我今年剛升初一,因為家里原因,不久要離開上海去美國讀書。以前在校外讀興趣班時,曾遇到和我同校同年級但不同班的一個女生,并有過簡短的交流,但在學校里,我們幾乎很少說話。我對在這個女生的感覺很朦朧,可能是有一點點喜歡,我自己也說不清。現在要走了,我很想與她繼續保持聯系,并希望能得到她的照片留做紀念。但我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想請別的同學幫忙,又怕引起誤解。眼看離開的日期漸近,我一籌莫展,但又不想放棄。
專家點評:如果我是家長,一定會鼓勵孩子主動約女孩出來,把自己想法和要求直截了當地告訴她。而且,如果需要,我還會陪著孩子一起去做說客。我認為孩子的想法很正常,并沒有什么不妥之處。現在的孩子都是獨身子女,從小就一個人,快樂沒人分享,苦悶沒人分擔,他們需要朋友,渴望友情,這其中不排除異性。所以,父母在此時應該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建議,不要用老觀念來束縛孩子單純的感情。
案例四我該怎么做才能歸隊
■晨晨高二學生
今年我17歲,和那些所謂的優等生一樣也渴望成功、被愛、被尊重。然而,這些我都沒有,因為我是個差生。當我已經竭盡全力,但分數仍然不高時,得到的是老師的冷漠和家長的訓斥。當我經過一整天艱苦的學習疲憊不堪時,我同樣渴望家是個溫馨的港灣,可飯桌上,父母們有意無意地不停稱贊鄰家孩子的出色的言語,深深刺痛了我。他們不了解,我也渴望優秀,我更渴望被發現我身上也有優點。應該說除了學習,我也并非一無是處!可當我在運動會或藝術節上自鳴得意,以為終于可以“咸魚翻身”時,卻聽到別人的嘲笑“運動會是差生們的盛會”、“藝術節是差生們的節日”。在各種心理壓力之下,我變得越來越叛逆、放縱。于是,在老師的眼里,我是一個不守紀律、不思進取的壞學生;在同學眼里,我是班級的害群之馬;在父母眼里,我則是令人頭疼不已的包袱。我真的很難過也很迷茫,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是否偏離了方向?我又該怎么做才能歸隊?
專家點評:應該說,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為眾人矚目的優等生,但因為每個人的基礎和個性不同,所以才會有優劣之分。作為家長,首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循循誘導,發揮他的長處,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打壓,更不能讓孩子感到來自父母的放棄,這會讓他因為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而自暴自棄。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再挽回就很難了。老師的責任也同樣重大,因為老師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其他同學的態度,而學習環境對于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的孩子因為種種客觀原因,普遍都顯得早熟,為了擺脫緊張學習帶來的壓力,他們刻意地去尋求周邊的新鮮事物,他們渴望去了解,去熟悉,他們會思考,有想法,但他們畢竟還年少,無法對人或事做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心理學家指出,心理問題受社會、文化、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心理健康和心理問題是可變的、可逆的和發展的。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在一定時期存在著心理問題,而如今中學生存在著的心理問題相對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習壓力感;適應性差;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敏感;焦慮現象;抑郁、自卑現象;心理不平衡性;敵對現象;偏執現象等。
專家們指出,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不要緊張和驚慌,早期發現,及時診斷治療,學會心理調適,絕大多數都能把輕度的心理問題調適過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