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11-04 10:10:19
攀比、標簽行為不可取
張劍遵(快樂學習資深教師)
大部分學生家長存在兩類問題:一是溝通類問題,二是專業類問題。
溝通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攀比行為。相當一部分家長喜歡攀比,總拿自己孩子跟別的孩子比,“你看×××這次考得多好……”久而久之,使孩子產生厭煩心理。在家庭教育中最忌諱的就是攀比行為。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最優秀的,但有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孩子眼里最好的家長呢?
與其和其他的孩子攀比,不如幫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這個榜樣一定不能是孩子的同齡人,尤其跟他存在競爭關系的孩子;可以是比較年長的哥哥姐姐,他們勤奮學習取得好成績的經歷是可以激勵孩子進步的。
2.標簽行為。孩子本不是粗心,但家長卻在他面前反復強調“怎么這么粗心”,此外,還有內向、學習習慣不好等問題,給孩子貼上了標簽,長此下去,孩子自然會變得如家長所說。因為孩子潛意識里是在幫助家長圓謊的,尤其是當家長和外人說孩子的時候。
世上沒有粗心的孩子。因為粗心是沒有辦法治療的。有的孩子或許是考前準備不足,或許是考試時麻痹大意,這些導致成績不好的問題都可以用方法來解決,但粗心是沒有方法解決的。
3.刀子嘴豆腐心。這是母親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尤其是全職媽媽,她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整天圍著孩子轉,孩子稍不合意就“批評”起來,而事實上家長們都懷著一顆“為孩子好”的心。
對于孩子,家長要多關心,但要減少壓力,管教孩子的時候,盡量采用溫和的語言,避免在憤怒或者失望的情緒下對自己的孩子發泄。心情不平和的時候,一定要先冷靜下來,之后再和孩子說話,可以嘗試用笑話或者詼諧的語氣與孩子溝通。這種方法可稱之為“豆腐嘴刀子心”。
4.給彼此空間。有些家長為了孩子,做起了“全職中考家長”,這是不應提倡的。一方面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會讓家長的情緒無處疏導。家長一年辛苦的照顧會讓孩子覺得“爸媽付出了這么多,我一定要考上好的學校,不然怎么對得起他們”,壓力極大。建議一些現在的“全職中考家長”,堅持要做全職的話,一定要為自己準備一些社交活動,給自己和孩子一些空間。
專業方面。有一部分家長平時太忙,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到了初三,才開始關心。但這時候,家長在專業知識方面卻有些匱乏,建議這樣的家長一定不能跟自己的孩子“討教”關于考試復習、考試安排、中考情況的問題。當家長從孩子那邊獲得信息、整理、再傳遞給孩子時,孩子是不會信服的。現代社會很發達,家長可以通過講座、老師、網絡等途徑去學習。然后將自己的收獲和心得告訴孩子,這樣孩子比較容易接受。
相信孩子非常重要。即使距離中考只剩下一個月時間,家長也不能放棄,只要堅持到最后,孩子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