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04-28 10:59:07
與名校捆綁,提前推薦面談,優先進入名校……今年,市教委首次對民辦小學和初中面談時間作出統一規定,但5月份的面談時間還沒到,卻有家長已經收到一些初中的錄取通知書,其中不少孩子是被家長們稱為“小五班”的學員。這一暗中與名校招生捆綁的培訓班,得到了家長的追捧,甚至不少四年級孩子的家長已經著急發帖詢問報名信息。
四年級家長著急詢問“小五班”
“某某中學的小五班開始報名了嗎?”“今年小五班錄取率怎么樣?”最近,在上海的一些育兒論壇里,能見到不少這樣的帖子,發帖的大部分是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家長。下面的跟帖中除了有五年級孩子家長的回答,也有不少同為四年級孩子家長焦急的發問。
“我家寶寶的目標是華育,已經在上奧數班和英語班,本來擔心孩子吃不消,不想再報名參加小五班了。可是今年民辦中學開始限期面談了,好像還是上一下小五班比較保險,狠狠心吧,讓孩子早吃苦總必晚吃苦的好。”一位四年級孩子的家長“愛寶寶媽”在帖子里說。
所謂“小五班”,是一些為小學四、五年級開設的課外班,與其他培訓班不同的是,雖然是一些培訓機構開設的補習班,卻與一些名校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招生時打著名校旗號,并暗示成績好的學生可獲得優先進入學校的機會。這讓一些有名校情結的家長趨之若鶩。今年對民辦初中招生規定限期面談,也讓家長擔心失去面談機會,因此對能與名校攀上“關系”的“小五班”更加推崇。“兩天時間能談多少人?現在優秀的孩子太多,好學校越來越難進,還是早做打算的好。”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表示。
“小五班”與名校升學“捆綁”
“小五班”多與名校招生掛鉤,定期考核,憑考試成績可以提供優先推薦名校面試的機會,這在家長眼中,是讓孩子進名校的“捷徑”。
今年市教委出臺政策規定了民辦小學和初中面談時間,民辦初中學校面談時間為5月16日、17日,但近日記者看到,已經有不少家長在網上“低調”地表示,自己已經收到了錄取意向書。其中參加過“小五班”的一些學生更是早在3月份就已經到學校去“驗證”過。
“參加小五班,可以提前得到面談的機會,優秀學員能夠提前推薦。”這在家長圈中已經不是秘密。有家長透露,徐匯區的一所知名民辦學校華育中學,通過小五班招生的大概占上課人數的15%左右,也就是學校總招生人數的1/8左右。“我同事的小孩就是參加今年年初的小五班被直接錄取了,她好像沒有語、數、外證書。”“小五班可能學不到什么,但卻是讓學校認識孩子的機會,多報幾個小五班,就意味著孩子多幾個機會。”
甚至進了小五班后還不夠,還要爭取“優秀學員”。一位參加過某校“小五班”的家長王女士告訴記者,“小五班”會定期組織學生考試,越是臨近“小升初”,考試成績越是關鍵,最終學校會根據成績頒發“優秀學員”,憑這個就能拿到該學校的面試資格。
【解讀】
收費不菲家長仍趨之若鶩
記者了解到,這些補習班常常設在培訓機構名下,只是暗中為學校輸送生源。徐匯區一所知名民辦初中,所開設的“小五班”由一所進修學院所設,一共3期,每期10次,每次3小時左右,上數學和英語。
據悉,這些“小五班”價格不菲,一期價格從600元、800元到1000多元不等。但家長仍趨之若鶩。“好學校和差學校是有差別的,初中進高中是要參加中考的,能進個好點的初中對以后的路很重要,花點錢換個機會,還是值得的。”有家長表示。因此,在不少“小五班”里,聚集了很多優秀學生。
有專家表示,這其實已演變為民辦中學變相提早搶奪優質生源。對此,一所民辦中學的校長表示:“民辦學校靠的是口碑,現在民辦中學招生限制越來越多,只有搶到優質生源,學校才不會被淘汰。”另一所民辦中學的校長表示,優秀學生和家長尋求優質教育資源的需要,這是雙方互愿的。
對此,專家表示,小學在減負,而家長卻讓孩子參加“小五班”給孩子增負,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有家長也表示,讓孩子上“小五班”對孩子苦不堪言。“我女兒本來在班級成績還不錯,但是沒有考過什么證書,進了小五班,周圍都是好學生,手上有好多證書,讓她一下子覺得有點受打擊,現在人也變得不太開朗,沒什么自信心了。”一位家長在網上曬“教訓”。專家建議,家長在升學選擇學校時一定要按照學生實力量力而行,合適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否則肆意加餐容易導致學生厭學和心理波動,反而得不償失。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